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小学生学煮饭,昆明家长普遍支持
TUhjnbcbe - 2023/3/15 19:55:00

本文转自:开屏新闻

学会做凉拌菜、煮鸡蛋、煮水饺,会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学会设计营养食谱……《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日前正式发布,对中小学生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劳动要求,其中特别明确学生要学会烹饪帮厨。“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昆明家长也对此热议纷纷。劳动课回归,大部分家长都表示赞成。其实,在昆明中小学,煮饭、做菜等实践活动已是近年来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之一。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昆明多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已初显成效。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劳动成为独立课程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于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这也意味着,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明确,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学校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

对学习烹饪提出要求

学生要学煮饭和修家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任务群的课程内容。

烹饪与营养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还明确,构建“家庭-学习-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家庭劳动教育清单中,烹饪帮厨方面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择菜、摆放碗筷、饭后洗碗、协助家人收拾餐桌;第二学段(3~4年级)要洗菜、切条状蔬菜、会做简单凉菜;第三学段(5~6年级)要切圆形蔬果、会做简单热菜、协助家人烹饪;第四学段(7~9年级)要独立烹饪、完整制作3~4道菜品。

除了学煮饭,中小学生还要学会洗衣服、收拾房间、蔬菜种植、饲养动物、维修家电等。如“农业生产劳动”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或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娃娃要学煎鸡蛋

有父母愿意一起学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后,“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学会煮水饺、煎鸡蛋、炖骨头汤等生活技能,网友们热议纷纷。有人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劳动课,还有年轻家长调侃道:“小时候是父母做饭,长大了是孩子做饭。”

劳动课回归,昆明家长绝大多数也都非常支持。许多爸妈都为这样的调整点赞,尤其一些未接受系统劳动教育的年轻家长。一位“90后”爸爸说:“劳动课程标准纳入义务教育,真是太好啦!我们小时候劳动教育的概念主要就是学校里的大扫除,家里做饭都是父母负责。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要么回父母家吃,要么自己点外卖,偶尔做饭还要上网搜怎么做。孩子学煮饭,我们也愿意一起学习。”

孩子就读于五华区某小学的一位妈妈表示,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对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很好的提升。“新课标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也很全面,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我们很支持。但最后实施起来会不会给学生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负担,作为家长也有些担心。”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柳夕浪表示,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品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调查表明,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不少学生很少从事劳动实践。设置劳动课程,安排一定的劳动实践,就是要纠正课业负担结构性的失衡问题。

昆明中小学劳动教育

多校已经初显成效

近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11月,云南省也发布相关文件,对照中央要求,结合云南特色,因地制宜,提出了劳动教育工作新要求。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同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修订初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完善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标准。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昆明多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已初显成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昆明许多学校都有了“开心农场”,也拥有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盘龙区金康园小学就是其中之一。该校每年开展一次“我是校园美容师”活动,同学们清洁厕所蹲坑、洗手台、拖布池,清扫校门外人行道、绿化带,为环卫工人送上矿泉水;利用闲置的教学楼屋顶,搭建生态菜园,从播种、浇水到收割,学生们自己动手劳动;年初学校与金江路社区合作成立综合实践基地,按照不同学段为孩子们提供了衣物收纳、小小匠人、小小饲养员、陶艺制作、小小厨王、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课程;年11月,金康园小学户外综合实践基地揭牌,同学们在苹果园了解苹果种植、生长、采摘的各个阶段,并对苹果进行分拣、贴标、售卖;本学期开始,金康园小学还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在每个节气为同学列出劳动清单,让同学们跟着24节气一起劳作……

云大附中一二一校区劳动教育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为出发点,突出动手实践操作和多学科融合,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发酵技术及发酵食品制作”“中草药的认识及古方药典的制作”“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发电机制作”“植物的嫁接和扦插”等课程。如“发酵技术及发酵食品制作”课程,同学们在教室里动手做馒头,体验面粉加水、揉面、发面、成型、蒸制、出笼等环节,同时也了解了现代工业发酵的最新进展。

中小学生学煮饭,其实已经是昆明不少学生的实践作业之一。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很多孩子都在家里煮饭做菜,一展厨艺。盘龙区东庄小学就在“五一”期间开展了“博雅花样小当家”实践活动。同学们从“生活观察家、家务小当家、智慧生活家、整理艺术家、爱心公益家”中任选其一完成实践体验记录卡。许多学生自告奋勇帮父母做饭、洗碗、扫地、护花……三(2)班学生张子睿说:“我们不应将父母的辛苦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在劳动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同学们在汗水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也懂得了感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学生学煮饭,昆明家长普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