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新闻广播」
年12月9号晚,翠湖畔的卢汉公馆内上演了一场“鸿门宴”——卢汉邀请国民*中央驻滇*事首脑召开紧急会议,在馆内将国民*第八**长李弥、第二十六**长余程万、*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等人扣押,宣告脱离国民**府,组成云南人民临时**委员会。
当晚,在五华山另一侧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一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正在紧急缝制中。昏暗的灯光下,司徒怀、周文焕等几位女同志手拿针线,密密织着针脚,昆明地下市委领导人陈盛年、赖卫民、杨夫戎站在一旁,指导着红旗的制作。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年10月,地下*员、昆明中华小学校长司徒怀从自己的丈夫、地下市委委员杨夫戎那里领到一项任务:组织中华小学和全市小学老师中的“民青”、“妇协”成员,秘密制作昆明第一批五星红旗,迎接云南解放。
任务是领受了,然而五星红旗的样式是什么?怎么制作?当时的昆明没几个人知晓。如何拿到五星红旗的图样,成了制作五星红旗配合云南起义的当务之急。
几天后,宋一痕远在香港的妻子席淑英接待了一位访客,来者是她的弟弟席宽。席宽带来了云南即将起义的消息,并叮嘱姐姐,“国民*特务已经监视青龙巷住地,姐夫不能轻易露面,他让我来接你,要你带上他从北京拿来的那些文件,赶快回到昆明去。”
席淑英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五星红旗图样带回昆明的过程:“我将一痕从北京带来的《共同纲领》《论新民主主义》等重要文件和五星红旗的图样夹在香港的《星岛日报》中,然后放在一只水果篮的底部,上面再放上苹果、橙子等水果随身带着,同我的大弟席宽一起乘香港至昆明的最后一趟班机回昆……”在飞机上,席宽不断叮嘱,“昆明机场和街道上国民*特务活动很猖狂,你可要多加小心。”
就这样,五星红旗的图样压在水果篮的底部,悄悄来到了昆明。几天后,杨夫戎从宋一痕手中获得了图样,交给了妻子司徒怀。在当夜的小组会上,司徒怀向参会的小组成员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在北京宣告成立,云南的解放很近了,接下来要马上开始研究五星红旗制作事宜。”
秘密制作五星红旗的工作很快就布置到了昆明中华小学师生和各“民青”、“妇协”组织中。钱不够了大家凑,没有布就向布店赊,没有缝纫机就借,不会摆放五角星的位置,大家就对着图样反复琢磨。不仅女同志动手做,教师也学着做,冒着被反动派觉察的风险秘密赶制。
12月9号晚,卢汉将李弥、余程万、沈醉等一一扣押,昆明全城戒严,驻滇*队群龙无首。当晚10点左右,卢汉副官杨志华开车来到青龙巷,带来了宋一痕的字条,上面写着:“起义马上就举行,望将五星红旗带来。”
奋斗了多年的一刻终于到来——12月10日凌晨,当大部分昆明人还在睡梦中,五华山的瞭望台上已经升起了这面12尺长、8尺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尤其显眼。一夜之间,春城改天换地,人民欢欣鼓舞。
司徒怀和杨夫戎在武成路上相遇了,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战友,紧紧地、久久地握着手,胜利的喜悦不言而喻。
历史的硝烟散尽,留存的记忆尚存。如今,这面五星红旗静静地躺在云南省博物馆的展厅里。这面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的五星红旗代表了起义者坚定的决心,见证了历史转折关头云南人民作出的重大选择,是云南现代历史走向新篇章的珍贵见证。
演播:徐权、白倩、范龄文、邓宇博、张洪林
撰稿:管昕、范龄文、陈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曹禹梦
责任编辑:管昕阮爱丽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