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建设粤闽赣边区域性进口消费中心城市南方
TUhjnbcbe - 2023/2/12 12:3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顺利报关!”7月1日凌晨,梅州市冠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传出一阵欢呼声。当晚,梅州市首票跨境电商B2B出口报关单在“单一窗口”顺利发出,该公司一批货值19.9万美元的货物通过海运形式发往海外。

这标志着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梅州综试区”)以“”监管方式申报出口的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通道正式打通。跨境电商企业能在“家门口”享受通关便利,将有效推动梅州外贸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对外开放的新蓝海,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潜能。梅州如何在跨境电商浪潮中扬帆起航?跨境电商能否为外贸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府制定出台的扶持*策如何能更好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将为梅州跨境电商带来哪些新机遇?梅州仍在不断探索。

蓄势发力

年跨境电商出口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走进梅州市五华县经济开发区,由2栋厂房5栋产业楼组成的橙色主体建筑引人注目。这里是跨境说澳门未来中心(粤东总部基地)的所在地,一期建筑面积平方米,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不断吹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范围的梅州主动作为,立足当地优势长处、资源禀赋,举全市之力主动融入服务大湾区建设,在交通、产业、民生、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紧密接轨大湾区。

早在年,率先嗅到先机的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梅州五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跨境说粤东总部项目基地,打造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聚焦跨境电商、数字农业等板块,集办公服务、推广全球采销报关物流、跨境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

年至今,支持梅州苏区高质量对外开放的信号持续释放:去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梅州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年6月,梅州综合保税区获批复设立;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策59项,明确指出支持建好梅州综保区、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之所以来梅州投资,就是看好‘梅州速度’和‘梅州服务’。现在综保区和综试区均落户梅州,更加证明了我们将粤东总部基地设在这里是完全正确的选择。”跨境说未来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运贤以及他的团队谋划着更大的蓝图。“目前,基地已引入优质跨境电商企业10余家。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打造立足梅州,辐射粤东的数字经济双创产业园。”

周运贤介绍,届时基地内将开设五华首家首家免税体验店,将海外进口优质商品惠及梅州市民;建设五华县技工学校跨境电商专业实操基地,为梅州及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培育输送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产品展示区、现代化直播培训基地、跨境电商企业集中办公区域等也在园区的规划范围内。

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能有力刺激消费市场,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注入持续动力。数据显示,年,梅州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约1.36亿元,综试区建设初见成效;年1-6月,梅州跨境电商出口继续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梅州密集出台支持跨境电商相关*策,不断加码对跨境电商的扶持,为梅州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蓄新能。

以今年3月梅州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若干*策措施(试行)》(简称“《措施》”)为例,围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提出了十条*策措施,对企业开展跨境零售进出口业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自主动作进行奖励,营造跨境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梅州积极做好主体培育,开展招商、园区建设、粤港澳资源对接等工作。目前已引进深圳市软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拟引进湖南湘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梅州投资20亿元建设跨境电商系列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跨境电商*策红利不断释放,未来3至5年内,梅州本地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交易量将持续增长,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

借势而动

逐步破除

人才物流等瓶颈

可观的市场红利并不意味着跨境电商前行路上一帆风顺,伴随而来的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梅州作为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府的部署,建设综保区、综试区等一批新平台,主动适应粤北生态发展区新定位,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后发优势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畅、人才匮乏、产业基础薄弱等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梅州对外开放的短板。

首先是物流问题。跨境电商物流分为邮*包裹、国际快递、国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储等模式。梅州远离一线口岸,运距长、运输成本高,且缺乏级别较高的物流分拨中心,处在物流供应链环节的末端,导致国内以及国际物流配送成本与珠三角相比效率低、成本较高。

其次,在梅州,掌握跨境电商相关*策熟悉经营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这就导致制度创新和商业创新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同时,梅州产业基础薄弱,外贸出口5大类产品大部分为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和配套产品,如陶瓷、工艺品、轮胎、线路板等,高附加值以及终端产品不多,难以推动网络零售类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作为后来者,梅州该如何突出重围?

当前,梅州全力推进毗邻梅州综保区的国际无水港项目(松棚铁路货场),建成后,企业货物将从梅州综保区运出后可直接从松棚铁路货场出发,直达深圳盐田港、广州港等港口,更充分地发挥综保区的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更好地带动外贸和物流发展。

伴随着综试区的深入推进,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前,梅州不断加大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培育力度,委托云电商学校和阿里巴巴共开展4期培训,共人参加培训,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编写《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接入手册》,梳理接入平台具体步骤和在平台开展业务的流程等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今年以来,梅州市商务局广泛开展*策宣讲,先后向多家(次)企业介绍梅州综试区工作推进情况,宣讲相关激励扶持*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挖掘跨境电商潜力。

“接下来,我们计划与本地院校合作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和专业,立足梅州产业特点,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府、高校、企业、园区合作,培养与本地跨境电商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人才。”梅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势而为

力争3年打造

3个跨境电商特色集聚区

在家门口就能“买全球”甚至“卖全球”,是跨境电商带来的最直接便利。

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点,综试区需要在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创新探索,让跨境电商更加自由、便利、规范。

从广东早期获批设立综试区的城市来看,广州、深圳、东莞等都是供应链集中、外贸基础较强、通关便利、跨境电商已蓬勃发展的中心城市。

而后期梅州、湛江等城市的获批,则让综试区在全省布局更均衡,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根据各地特点,探索更多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消费升级,跨境电商进口规模逐渐增大,海外产品通过线上模式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中,建设进口消费中心城市也被提到重要战略位置,明确提出梅州将通过3年建设,力争打造3个跨境电子商务特色集聚区,引进和培育5家销售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子商务骨干企业。

《方案》提出,建设粤闽赣边区域性进口消费中心城市。依托梅州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降低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丰富线上线下商品供应,培育壮大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市场。

“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东面紧靠福建,北接江西,是粤闽赣边地区的中心城市。有了综保区与综试区的*策叠加后,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全球购服务,无需担心假货、退货等问题。”梅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是目前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采用的主要模式,又称为保税备货模式。简言之,卖家可以将国外采购的商品成批发运至梅州综合保税区,再进行网上零售,卖一件,清关一件,未销售的商品存放于海关监管下的保税仓,无需报关征缴关税,也可直接退运或转运国外。

“这种模式下,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几乎与购买国内商品无异。”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对直购进口而言,“”优势在于价格低、送货快,企业收到消费者的订单、运单及支付单信息后,可即时向海关进行申报。海关审核放行后企业即可进行配送,商品即可从国内保税仓直接发出、快速通关,及时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漫长的等待期,同时由于电商企业是整批进货,通常价格较直购低。

今年3月,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区域)。这对拥有综试区和综保区的梅州来说无疑又是一大*策利好。

“过去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代码)仅适用于经批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得益于*策改革,梅州综保区接下来也能顺利开展相关业务。”梅州综保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杨浩表示,这将进一步提高梅州综保区的含金量,极大增强梅州对企业的吸引力,赋能梅州外贸发展。

■相关

“家门口”通关享便利

首周出口货值1.3亿元

“新模式实行以来,我们在‘家门口’就可顺利通关,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通关效率。”跨境说未来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辛玲欣喜地说道。

辛玲口中所说的“新模式”,指的就是“跨境电商B2B”,即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境外企业或海外仓,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贸易形式。

根据海关总署公告,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这意味着梅州跨境电商企业在本地就可以享受简化申报、批量出口、优先查验等便利措施。

该模式实施首周,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货值达1.3亿元,出口商品包括日用品、玩具、五金配件等,产品销往美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地,实现了“开门红”。

据了解,年7月,广东省人民*府印发《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以跨境电商B2B出口为主攻方向,协同线上与线下,兼顾货物与服务,平衡进口与出口,打造原中央苏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营商环境示范城市。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策落地,为《方案》增添着力点,将进一步拓宽梅州跨境电商业务模式,激发梅州跨境电商出口潜能。

跨境电商B2B业务在梅州综试区顺利打通,有助于更加精准识别、准确统计跨境电商数据,更真实反映贸易新业态发展状况,为商务、财*、税务、外汇等部门出台稳外贸*策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

为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顺利实施,梅州海关研究制定落实方案,与地方商务等部门对接协调,对有业务意向企业开展“一对一”通关业务指导,助力企业办理资质申请,并在7月1日当天完成首批通关业务。

“当前梅州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求旺盛,接下来我们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持续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通关效率。”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关将依托梅州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策叠加优势,持续做好*策宣传指导工作,不断扩大参与企业数量和范围;为企业开通出口“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持续推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梅州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通讯员胡瑞陈纪鹰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设粤闽赣边区域性进口消费中心城市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