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被抓时,昆明百姓失声痛哭,几个满清八旗士兵一看,立马剪掉辫子,连连跪拜,还嚷嚷着要救他。
吴三桂一看,没等康熙处决的旨意,直接派人勒死了他。
据《南明史》记载,这些对着永历帝跪拜的清*,是因为看见了他的长相,觉得太有帝王之相了,就连忙剪掉辫子,磕头跪拜,还想要联手一起营救永历帝。
吴三桂看着这一幕,又是好笑,又是生气。
原本,他打算把永历帝囚禁在五华山的金蝉寺内,然后处理云南的*务,为自己当“平西王”做准备。
但这一幕发生之后,吴三桂当机立断,带着手下吴国贵,直接在昆明篦子坡把永历帝给勒死了。
这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的结局,自此以后,南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算起来,永历帝可能是最有希望反清复明的皇帝。
年,崇祯册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希望他能守好山海关,然后一路回京勤王。
然而,吴三桂没赶上半路杀出来的李自成,最后,崇祯自尽,只求李自成不要伤害百姓。
而吴三桂一路回京,才走了半路,就知晓了崇祯自尽的消息。
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干脆投靠了满清,打开山海关,一起进攻李自成。
可能在吴三桂的心中,攻下京城的李自成,怎么也会好好守着江山,和满清的铁骑好好较量一番。而两方人马如果打了起来,他在后面完全可以来一个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吴三桂怎么也没想到,攻下北京城的李自成,压根没打算守城。
他直接在京师烧杀抢掠,然后,趁着满清铁骑到来之前,一溜烟跑了。
而多尔衮带着人,不费吹灰之力,没有丝毫人员伤亡,就直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下子,吴三桂傻眼了。
他手握*队,可这些*队,若是对上毫发无伤的满清铁骑,恐怕毫无胜算。
于是乎,无奈的他,就成了投靠满清的叛徒,不得不帮着满清清扫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并且还在年受封“平西大将*”,征战南明最后的势力——永历帝。
永历帝是南明的第3位皇帝,前两位皇帝都被满清抓住,绝食而死,而和他们相比,永历帝的战绩就拿得出手了。
他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联合,东西夹击清*,局势一片大好。
可他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梦想,南明内部就爆发了“三王内讧”,最后,反清复明没成功就算了,天纵之才的永历帝也被逼到了云南,和吴三桂的人马直接对抗。
永历帝打不过吴三桂,节节败退,最后逃到了缅甸。
缅甸国王莽达很热情地收留了他,可谁承想,莽达的弟弟莽白突然杀兄夺位,然后把永历帝五花大绑,送到了吴三桂的手里。
押解永历帝回昆明的路上,百姓得知他被抓,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他们知道,永历帝若是死了,明朝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而显然,永历帝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年,康熙皇帝年仅9岁,朝*由他的奶奶孝庄太后负责处理。
但一直到吴三桂勒死永历帝,孝庄太后都没有下令要处死永历帝。
有人分析,清朝皇室或许在思考,是否要留着永历帝来彰显自己的“宽仁”。
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当年满清入关时,一路屠城,可是丝毫不在乎名声。另外,九龙夺嫡的惨状也证明了女真这个民族是铁血的民族,没有那么多仁弱的内心。
他们不太可能在意名声。
我推测,清朝皇室迟迟不表态,可能也是在试探吴三桂。
毕竟,吴三桂可是手握*权的,而且是独立的*队,随时有变节的可能。
若是抓住永历帝之后,吴三桂力劝皇帝放过他,极有可能被怀疑有异心。
而吴三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亲手了结了永历帝,这样,清朝就不可能担心他投靠反清复明的势力。
而历史上,在了结永历帝后,吴三桂就被封为了平西亲王。
吴三桂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后来,他顺利当上平西王,称霸云南等地,当上了土皇帝。
但他不满足于此,而是想要坐上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
他确实称帝了,可时运不济,称帝后的第5个月,他就因为跑到衡山举行郊天登极之礼,受不住衡州(现在的衡阳)的酷热天气,得了“中风噎嗝”,没多久就去世了。
真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