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研究,切实解决教师在新教材实施中的现实困难,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名师工作室针对高一思想*治新教材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和线上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构出教学风格3月25日,名师工作室到五华县水寨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内容是高一新教材必修3《*治与法治》第四课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水寨中学老师周辉娥,立足于第四课《人民民主专*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议题设计,很好地整合了教材,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情境素材上,选用了中印边境冲突的素材以突破专*的必要性,结合了中美高层磋商以凸显国家职能的履行,体现了思*课鲜明的时*特色,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推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水寨中学老师刘昌龙,仅针对《坚持人民民主专*》这一框题,分设“民主与专*为什么要统一”、“人民民主专*的国家应履行哪些职能”两个小议题。在教学过程中,素材选取具有层次性,既有学生身边民主地解决问题的经历,也有五华县当地反诈宣传的案例,更有中印边境冲突和中美高层战略磋商事件,身边事、家乡事、国家事、天下事,层层推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中美高层战略磋商事件中,以“两甲子的轮回,换了人间”为契机,把*史知识结合进来,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殊途同归归于学科素养公开课后,两位授课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说课,其他老师畅所欲言进行点评。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同;同样是议题式教学,两位老师分设的议题不同;同样的时*素材,两位老师的运用的方式不同。这些不同,正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所在。教学风格不同,但是教学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均归于学科素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廖子*结合评课,开展了《高一思想*治新教材议题式教法的优化策略》的专题培训。廖子*指出,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主议题与分议题的关系。分议题要能解决主议题。不建议直接以课本标题作为主议题,小标题作为分议题。二是处理好分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递进,需要适当整合教材。三是处理好议题和素材的关系。好议题和好素材才能相互成就。最后,廖子*指出,并非每节课都必须采用议题式教学。教无定法,不能生搬硬套。线下线上双线齐头并进线下活动后,课堂视频实录同步上传至梅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课堂”专栏,并于3月29日至4月2日在“教研活动”专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网上评课活动。工作室的各位学员积极参与,观看视频实录,发表评课点评,互动频频,教研氛围热烈。通过此次线下线上的研修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作为研修共同体的功能,推动了学员的专业成长。-END-撰文
刘昌龙供图
古丽审核
朱文苑史辉美*志梅编辑
刘昌龙策划
廖子*
▲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