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脱贫致富的消息接连不断从四面八方医院。从年开始,6年的时间里,医院将扶助低收入人群的温暖传播到五华区厂口、黑林铺、沙朗等地和寻甸县六哨乡。
年10月30日,医院*委书记全惠介绍,医院一直将扶贫当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医院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捐赠药品价值余元,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健康保障;捐赠购买设备资金29万元,用于六哨乡卫生院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建设。
“有的人见了一面,就再也放不下牵挂”年,医院的扶贫工作组进入沙朗乡龙庆头村一、三、四村民小组。医院负责的13户,大多都是因为年老、疾病、残疾致贫。13户低收入家庭中,很多都没有劳动力,住的也是低矮的房子。
扶贫工作组首先对这13户人家进行了入户调查。刘宝华(化名)家的景象让工作组震惊。“刘宝华那时候才9岁,爸爸长期酗酒,房间里拥挤不堪,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每次去都特别难受。”因为妈妈离家出走,9岁的刘宝华只能自己做饭,来自北京的志愿者给他修了一间房。他可以在这里写作业、睡觉。因为没有大人照顾,刘宝华的生活朝不保夕。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场景,一个土灶上有一口黑锅,黑锅里只有冷饭。灶台上是一点点咸菜。刘宝华做一顿饭可以吃几天。”全惠回忆着过去,她不忍提起工作组看到此情此景时心里的刺痛。50元、元、元……一场自发的捐款就在没有号召的情况下开始了。
“刘宝华生得虎头虎脑的,那双眼睛又大又圆,眼神里既充满了害怕,同时也包含着喜悦,我看一眼就忘不掉了。”全惠说,从刘宝华家回来,捐文具、捐衣物、捐款的活动就开展起来。6年的时间中,刘宝华渐渐长大,他的父亲不再喝酒,刘宝华已经在水厂工作。年年初,医院给刘宝华家买了5头猪、10多袋饲料。6年过去了,刘宝华已经长成一米七的大男孩,但仍然时时被医院所挂念。“有的人,见了一面,就再也放不下牵挂。”全惠说。
医院牵挂的除了刘宝华一家外,还有李宏(化名)。5岁的李宏颅骨发育有问题,医院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为他预约了省内专家会诊。经检查诊断,李宏的颅骨发育不全,但年龄尚小,须到18岁才能做手术修补。“李宏很聪明,我们会等着他长大,陪他把手术做完。虽然他们家脱贫了,但我们会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