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风水信仰与客家丧葬习俗
——以龙川县佗城镇为例
作者/1凌焰2温婷1福建龙岩学院2江西萍乡学院*法学院一、引言风水又称堪舆,或称相宅、青乌、形法、地理等。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具特色而又根植于中华民族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处,经过长期的继承和发展,已凝结成广大民众的一种民间信仰。风水对民众日常家居生活影响深远。在形势派风水术发源地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对风水的崇信之风更浓。过去,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事项,人们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理、看风水,择良辰吉日。在研究赣南风水方面有开创之功的罗勇老师指出:“崇信风水已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积淀,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和其它的民俗事象一样,它已深深根植于客家民系的心灵之中,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们要了解客家人的生活和情感心态,把握地情和乡情,就不能不研究和了解客家人的风水信仰及其文化。”据清同治十二年《赣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载:“地多山谷,葬高受风则蚁生,葬卑受湿则水至,诚哉择葬之宜慎也,然因是以久暴其亲,安乎?又以求福荫之故,数改其葬,甚至侵占相寻,祸生讼狱,死而有知亦有隐恫焉。”可见,赣南的丧葬习俗深受风水的影响。不仅赣南如此,粤东客家的丧葬习俗也深受风水的影响。据《龙川县志》云:“有惑于风水,寻龙谋穴,停柩多年,未就窀穸者……葬后或十年、或十数年,掘开棺,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者,瘗复原穴,骨黑者,另寻佳城,不经甚矣。”由此可见,风水信仰与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关系十分紧密。由于风水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