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全城看海”“嘀嘀打船”……每逢暴雨来袭,北市区市民的调侃一度透露出对城市内涝的无奈。然而,今年雨季已结束,暴雨后淹水的抱怨声少了,这一切得益于长虫山的滞蓄防洪工程。
长虫山红云生态公园沿路的沟渠。
去年暴雨后要清理吨泥沙
年“7·19”暴雨,导致龙泉路红云片区淹积水严重;年“7·20”昆明主城区遭遇强降雨天气,造成五华区烟厂外围路段水毁严重,周边小区淹积水严重。龙泉路(红云片区)、红云路、红锦路沿线小区和道路是长虫山五华片区山洪下泄区,也是五华区的主要淹水点之一。
每次积水退去,上述片区会留下大量泥沙,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出行。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雨季期间,该片区就清理了约吨泥沙。今年初,五华区水务局经过调研、踏勘发现,收水不全、泥沙俱下和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于是,水务局启动了长虫山滞蓄防洪工程。
今年辖区淹水地清理泥沙仅40吨
走进长虫山红云生态公园,沿路能看到路边一个个沟渠,大大小小的沟渠里蓄着不同深浅的水。五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包括建设坝塘、路边沟,新建调蓄池、消力池,建下泄通道和新建龙泉路倒虹吸顶管段等。其中,路边沟的主要作用是收水泄洪。新建的路边沟,不仅扩展了宽度,还在沟中设置了挡泥板,能减缓水流速度,有效减缓水速、调节洪峰,形成小型的“叠水”景观。
目前工程只完成了30%,但龙泉路红云片区淹积水已得到极大改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龙泉路(红云片区)、红云路、红锦路沿线清理的泥沙量仅约40吨。该负责人表示,下个月将开始大规模建设,明年5月底前建成完工。
工程完工后,蓄水沟里的淤泥怎么处理?乔兵介绍,雨季过后会组织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的志愿者清掏淤泥,清掏出来的淤泥就放在长虫山空地处,再撒上草籽和花籽。乔兵说,马上又到森林防火期,以前扑山火都要去城市消防栓取水,有了这些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森林防火压力就小了。
记者采访期间,一辆旅游车驶入了长虫山。原来是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专门来交流学习。该局局长吴清贵表示,看了长虫山滞蓄防洪工程后,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不仅仅是环保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都市时报全媒体实习记者:佟薇
责编:李怡一审:周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