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眼神,这是周鹏给人的印象。年底,周鹏从部队转业到番禺区政府部门,此前他在新疆和西藏分别服役了5年和13年。多年的部队工作经历,使他养成了沉稳、敢做敢为的性格。
周鹏来自番禺区洛浦街道办事处,洛浦街是番禺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之前在扶贫战场打赢了一个又一个硬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之际,到底派哪个干部到五华帮扶、续写帮扶荣光呢?组织想到了周鹏。因为在单位里,大家都说周鹏敢做敢当。当组织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棉洋镇工作队进驻3个多月以后,棉洋镇工作队第一任队长因家庭出现变故,不得不返回番禺。在新队长未配备到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周鹏服从组织安排,临时主持工作队全面工作。这一个多月,在他的科学管理和率先垂范下,工作队全体队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非常和谐,工作成效也比较明显。在两任队长之间,周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任队长从番禺过来任职以后,周鹏主动配合新队长开展工作。他向队长介绍棉洋镇和工作队的情况,让队长尽快进入角色。队长一旦做出决定,他第一个做出响应,并立即执行,有效地树立了队长的威信,体现出了一个退役军人的大局意识。目前,棉洋工作队在推进茶产业品牌化发展、丝苗米基地打造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了组织上的充分肯定。
周鹏兼任棉洋镇溜沙村第一书记时,走访了解到该村迫切需要修建一座桥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进展。得知情况后,周鹏决定从完善民生基础设施、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入手。他召集村“两委”干部就桥梁立项一事进行讨论,并寻找资金来源。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困绕该村多年没有桥梁让小孩上学多走3公里弯路、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修建桥梁的立项已经得到五华县发改局批准,资金也得以保证,一是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中支出75万元;二是该村乡贤捐赠75万元,目前捐赠的资金已先行到位,桥梁项目开工在即。
提起家庭情况,周鹏说,这些年最大的愧疚是没有能好好地陪伴家人。在部队期间他与家人两地分居,现在来到五华帮扶,基本上也只能每两周回一趟家。可能是因为长年两地分居,自己没有尽到教育引导小孩的责任,导致小孩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高,去年和今年两次参加高考,都没能上本科线,今年继续复读。而他年迈的父母远在湖南老家,一年也没能见上几次面。“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军人的基因,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再苦再累也要坚决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周鹏表示,自古忠孝两难全,好在妻子非常支持他,不管他在哪里工作,妻子都无怨无悔地支撑起整个家庭,免除他的后顾之忧。
作为帮扶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周鹏表示,驻镇帮镇扶村期间,他要从党建引领入手,充分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增加村集体收入,提升人居环境。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王汉文通讯员覃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