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檐下露出染了白霜的发根,帽檐与口罩之间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给考生递上矿泉水,时而又与赴考学生互动击拳鼓励加油……他叫刘伯基,是梅州市五华县公安局河东派出所民警,正在高考考点执勤,今年是他第22次参加高考安保工作。
6月8日,年高考的第二天下午,记者专程前往五华县公安局驻水寨中学的高考考点,趁学生全部入场考试之机,采访了这位连续22年参加高考安保工作的民警。
刘伯基,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今年58周岁。他曾在部队服役18年,年10月转业到五华县公安局河东派出所工作,一直从事外勤工作。
“除了参加公安工作的第1年和第2年,因为参加警校培训和抽调警校任警体教官,未能参加高考安保工作外,年7月以来一直持续参加高考安保执勤。”刘伯基说。谈起高考安保工作,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讲述了2个小故事。
年,刘伯基的儿子参加高考,作为父亲的他和往年一样参加高考安保执勤。那一年他被安排在水寨中学考点执勤,而儿子也恰好在水寨中学参加高考。虽然他也很想送儿子到考场,由于自己上岗的时间比儿子赴考时间早很多,因此无法护送儿子到考场。没想到儿子非常懂事自行前往考场,让父亲安心执勤。于是有了父亲在考场外执勤护考,儿子在试室内奋笔疾书的场景。
年高考前夕,刘伯基82岁的老母亲因脑梗塞送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并接回老家疗养,需要继续服药以利康复。高考第二天,不料老母亲服用的药刚好吃完,必须从县城买了药送回老家。他不得已向派出所所长告了假,找人替班执勤。然而,因为他知道派出所警力紧缺,把药匆匆送到老家便又返回高考安保执勤岗位,继续守护乘风破浪的考生们。
当记者问及他眼中高考之“变”和“不变”时,刘伯基微笑着说,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比如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严密,服务高考的措施越来越暖心,考生身份证丢了不用慌,考点门口便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市民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考试期间考场周边的禁行禁鸣交通管制措施遵守得非常好;陪考的家长越来越少,今年几乎不见陪考的家长……
那么,刘伯基眼中的高考之“不变”又有哪些呢?他告诉记者,22年来,高考时间虽然多次做了改变,但好像总离不开高温或雨水,执勤的民警要么成了“焦警”,要么成了“浇警”,但是参与高考安保执勤民警的责任心永远不变,守护考生平安参加高考的初心永远不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魏清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