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杭景中雨鞋
TUhjnbcbe - 2025/4/20 23:03:00

雨鞋

文/杭景中

我上小学的时候,到学校有三华里乡间土路,每逢下雨的天气,我们这些没有雨鞋的孩子,望着天空飘飞的雨丝,望着门外泥泞的道路,突然高挽裤腿,脱掉布鞋,再披上一块旧雨布,一头冲进风雨之中……这种勇敢往往发生在夏季,很多时候,在一片雨的世界里,我渴望有双雨鞋。

最早穿上的是油鞋。油鞋,是母亲千针万线做出的,又经桐油浸润,结实耐穿,阴晴两用。雨天穿之防水防泥,晴天穿之落地有声。当阴云密布的时候,抬头看了看天空,又听不到天气预报,正踌躇间,母亲在一旁提醒说:穿上油鞋吧!

然而油鞋经不住大雨,大雨如注的时候,路上的泥泞又深,此时便想要起另外一种雨鞋。

这种雨鞋叫泥屐子,是祖上发明的一种木质雨鞋,代代个传承下来,几乎家家都有人人必备。看到许多人穿泥屐,就叫父亲找木匠为我做出一双小泥屐。它由一块木板和两条木腿做成,穿时用绳子系于脚上。当穿上泥屐站起的时候,顿觉长大长高了,能够居高临下了,忽然升起"少年心气当拿云"的快意来。但初穿要扶杖而行,只有穿过几次,穿熟以后,自然就能健步如飞了。所以那时有人将穿泥屐戏称骑马。见有人穿泥屐过来,故作惊讶:“哦你骑马过来的呀”!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淌,生活在不经意间变化,不知是哪一天,新兴的深靿雨鞋开始取代传统的雨鞋。这种生活的新鲜,常常发生在我的身边。潇潇春雨中,有人穿着深靿雨鞋从我身边经过,我总是凝望着他们的背影沉思:什么时能有一双深靿雨鞋呢?

这一年,父亲在自留地上种上了蔬菜。他对我说:你好好浇水吧,卖了菜给你买雨鞋。我很高兴,每天放学后,太阳落山之前,我都去园里浇水,有时还帮父亲施肥。不久,我家的蔬菜出类拔萃,园里一片葱茏。到了夏天,村里已有人去集市上卖菜了,我对父亲说:我去卖菜吧!

父亲重新打量着我的身高,问我:“你能挑多少”?

我说:“五十斤吧”!

那年代没车运输,只有一根扁担和两只菜筐。也许父亲忙于集体劳动,也许父亲有意锻炼我的意志,他竟同意了我去卖菜的请求。在这个星期天里,我和一位卖菜的叔叔同路,挑菜走完了五华里土路,来到乡村的一个集市上。这一天和往日不同,卖完菜不买吃喝,买了一双我心仪已久的深靿雨鞋。

这双雨鞋我穿了好久,一直舍不得扔掉它。

我毕业那年,正赶上组建农业学大寨工作队。我有幸被选中,是那个年代的光荣。我们在县里培训了半个来月,县委书记亲自给我们讲话。这位教师出身的县委领导,脱稿给我们讲了三个小时。大会结束,我们每人又得到一份礼物。我们诧异:兵马未动,何来的礼物?这礼物不是别物,乃是上级领导为我们工作队员特制的一件雨衣和一双深靿雨鞋,其寓意深刻。不久,我来到一个叫朝阳的村庄里。这是一个刚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正值恢复生产的重要时期。我与那里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组织他们学习和发扬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每逢风雨来临,我即穿上雨衣和雨鞋,逐户察看群众的简易民房,察看大田里破土的禾苗,奔向群众需要的地方,送去关爱和温暖。在一年多的基层工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我入了党提了干,最早成为一名人民公仆。

在我的青春岁月里,雨鞋伴我走向乡村,走进风雨之中,走向人生的光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杭景中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