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沐英与朱元璋下平大理段氏,挤走朱元璋
TUhjnbcbe - 2025/3/4 17:11:00

前文《沐英与朱元璋(上):明太祖为什么要收养那么多义子?》和《沐英与朱元璋(中):明太祖为何让义子复姓?而沐英究竟姓什么?》中说道,朱元璋在建立自己的武装集团初期,通过收养“义子”的方式掌握了军队,在明帝国立国初期,为了规范礼法制度,“义子”们纷纷恢复了原姓。恢复原姓的义子们继续南征北战,其中沐英平定云南功劳很大。云南平定后朱元璋本打算让亲儿子去镇守,但是后来却是沐家世镇云南,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大明天子

一、沐英荡平大理段氏结束云南割据

元朝统治时期,由中央派兵驻扎昆明,利用土司制将云南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委任为土司,用以管理、治理云南。到了元朝末年天下诸侯四起,元朝驻守云南的梁王和元中央政府实际上已经脱离,梁王实际上成了元末割据的诸侯之一,而元朝统一云南后继续重用原大理国皇室段氏镇守云南西部地方,导致段氏和梁王一起成为割据云南的地方势力。

大理段氏原本是甘肃张掖的汉族,战乱中逐渐迁徙到云南,并得到南诏重用出镇通海地方,后来南诏势衰,大理段氏起兵称帝,接手了南诏故地,建立大理国,割据数百年。直到元世祖忽必烈渡过金沙江灭亡大理国后,大理段氏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

洪武四年朱元璋部将汤和攻打明玉珍,平定了四川,对金沙江对岸的云南割据势力进行了劝降,但是云南方面据不投降。当时战争如火如荼,朱元璋暂且放下。等到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南征云南,大军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攻克了昆明。

明军攻破昆明后,段氏依然希望继续割据滇西,朱元璋让付友德蓝玉回师继续与蒙古作战,让沐英在滇南、滇中、滇北等地区继续扫荡,并将滇西大理一带盘踞了数百年的段氏的军事势力消灭。为了消除段氏的影响力,明朝将段氏迁到了内地其他地方,末代大理总管之子段苴仁、段苴义被明太祖赐名为“归仁”、“归义”,迁居山西雁门和武昌,分别任卫所镇抚。

二、朱元璋的打算:镇守地方还是得让亲儿子去

朱元璋原本打的算盘是让“义子”们冲锋陷阵,然后让亲儿子来镇守地方。所以,当沐英彻底平定云南以后,朱元璋准备选一个亲儿子去镇守云南,但是云南地方上还有很多小仗没有打完,沐英还在用“三段击”平定南方的各路少数民族土司割据势力,朱元璋能打仗的亲儿子们都在北方作战,一下子腾不出人来,于是这个事情就被暂时放了一放。

但这给人一种错觉:难道太祖要让沐氏镇守云南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朱元璋可不是这么想的。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去世,为了继续平定云南地方,朱元璋让沐英的儿子沐春带兵镇守云南。同时,朱元璋开始着手选一个藩王来镇守云南,选来选去选中了皇子朱楩,当时朱楩封国甘肃岷州,故而为岷王,这个孩子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再过两年就可以去就藩镇守地方了嘛。洪武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置云南中护卫,并建珉王府于云南。

岷王到了云南,第一件事情是修建王府,自己好歹需要有个住房不是?但是经过沐氏上书,朱元璋最后认为云南地方刚刚平定,生产没有恢复,不适合搞工程,于是叫停了岷王府项目。朱楩成了没有王府的王爷。

洪武二十八年,朱楩娶都督袁洪之女为岷王妃,并正式到云南就藩。为了让岷王能够控制局面,在原本属于岷王的云南中护卫基础上,朱元璋还把沐春掌握的一部分力量改为云南左护卫、右护卫,交给岷王指挥。

看情形,沐氏就要被挤出云南了。

昆明:五华山下翠湖公园

三、岷王和沐春的初交手

面对手中的军队被裁减,然后岷王这个“上司”就要来云南,沐春积极动作。当太祖下令将云南军队中的一部分改成岷王护卫以后,沐春赶紧上书给太祖,说这些官军长时间在云南,是平定地方、打击各种割据和分裂势力的中坚力量,如果调去给藩王做护卫,不是很妥当。这一提案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同,于是把原定改为岷王护卫的精锐部队继续保留在沐春麾下,改为调遣其他地方二线军队作为岷王左右护卫。

岷王还没到地方,军事实力就先被削了一刀,这还不算,沐春以云南姚安等地地广人稀、田地荒芜为理由,让岷王的护卫军队去种地屯田。岷王护卫已经被沐春搞成了二流,现在还要去种地,朱楩当然不能容忍,急忙给明太祖打报告,太祖随即让岷王护卫先别种地了,赶紧回来训练吧。

此事过去三年,太祖皇帝驾崩,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话说沐英和懿文太子朱标一起长大,关系很铁,沐英去世就是因为得知朱标的死讯之后伤心而亡。现在朱标的儿子当了皇帝,沐家的好日子又来了。

昆明:金马碧鸡坊之碧鸡

四、建文削藩和靖难之役中的沐氏

话说建文帝登基以后的第一出大戏,就是削藩。现在岷王在云南跟沐家正在别苗头呢,沐王府自然就迎合建文帝削藩的想法,把岷王顶到枪口上。建文元年,沐春之子沐晟向中央报告岷王朱楩的很多过失,岷王朱楩从此被贬为庶人,迁居福建漳州。

眼看着沐氏挤走了藩王,但是不料岷王没本事,但是其他藩王有啊。建文帝削藩搞了没几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与建文四年六月杀入南京,登基称帝。所谓靖难成功,自然需要拨乱反正,过去被朱允炆罢免的藩王们都得到平反,岷王又回到了云南。

同时,因为沐氏和太子朱标一系的关系,在靖难当中沐王府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去打朱棣,但也明显和建文帝站在一起,朱棣对此自然十分生气,于是岷王回云南,朱棣对他斗垮沐氏寄予了厚望。

果不其然,过不了多久,沐晟就被揪到了小辫子,朱棣顺势将他喊回南京训话。但是自从洪武末年以来,沐氏掌握云南军队时间太长,岷王根基未稳,朱棣此次只是敲打一下,便放沐晟回去了。

昆明:大观楼

五、彻底把岷王挤出云南

在与沐氏的斗争中,岷王总算背靠朱棣小小胜利了一场。但是,这场小胜利无法动摇沐氏的根本,朱棣心中存的念想也是慢慢零敲碎打,以免沐氏尾大不掉。

然而,朱棣彻底失算了。当初沐氏告发岷王的罪状,并不是子虚乌有,反而罪证确凿。等到沐晟回到云南,就把岷王慢侮无礼,屡训不悛,诽谤朝廷等等罪名再次上告。这一下朱棣也搞得没有办法,只能革除了岷王的护卫,把岷王的属官治罪。

朱棣只好就这样保持岷王府在云南的“存在感”,后来,朱棣对越南用兵,沐晟一改常态全力支持,朱棣也就慢慢放下戒心,让岷王自生自灭了。

等到朱棣驾崩,明仁宗彻底放弃了让岷王牵制沐氏的想法,但是岷王好歹是仁宗的叔叔,于是让岷王移藩武岗州,只是依然没有给他建王府,岷王就这样顶着俸禄活着,成为朱元璋最长寿的儿子。

六、尾声

明仁宗时代过去了,岷王朱楩还在;仁宗之子宣宗即位,又去世,岷王朱楩还在;等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朱楩作为朱元璋在世的唯一一个儿子,英宗的太太太叔叔,成为了宗室的象征。

英宗被俘以后,宣德皇帝即位,还需要专门给朱楩奉书说明情况。

虽然岷王一生确实不咋地,但是新中国有一位姓朱的总理,就出身于岷王一系。

零卡米酒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张廷玉《明史》

凤凰网读书频道《朱镕基身世之谜:明太祖朱元璋直系后裔》

1
查看完整版本: 沐英与朱元璋下平大理段氏,挤走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