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校企组CP,合作育人才这场洽谈会,南海
TUhjnbcbe - 2025/1/21 16:32:00
白癜风遗传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8600300.html

8月19日,“匠领新南海技焕新动能”年南海区第十七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举办,吸引国内22家技工院校、50家本土企业代表参加。据统计,当天,校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58项,企业预计每年为院校提供实习或就业岗位个、提供实操设备台、开设企业专班11个、培训人次。

作为南海育才的闪亮品牌之一,校企合作洽谈会已成为链接各大高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与南海本土企业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过去16年里,共有超5万名高校毕业生及技能人才经此平台前来南海就业;累计促成家企业、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机构和家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当前,南海已进入改革创新的窗口期、动能转换的提速期,技能人才将成为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值得一提的是,校企合作洽谈会连续两届邀请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造访南海,以此为“媒”,吸引更多技能人才走进南海、就业南海、建设南海。

进入第17个年头,今年洽谈会也有了“新玩法”,特设心动互粉环节,四家院校和企业先后登台进行“路演”推介。通讯员供图

过半院校为“新面孔”

结合产业特点精准对接院校资源

“接到南海邀约,学校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李友余表示,目前学校正积极摸索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希望跟产业基础雄厚的南海企业结对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为充分挖掘院校资源,提高校企匹配精准度,南海人社部门根据南海产业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积极走访并定向邀请综合实力强、专业匹配度高的院校参与。经过初轮沟通甄选,合计22所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应邀而来,其中过半是“新面孔”,包括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涵盖软件工程、图像算法工程、网络工程、机械冷加工等数十个热门专业。

进入第17个年头,今年洽谈会也有了“新玩法”,特设心动互粉环节,四家院校和企业先后登台进行“路演”推介。院校从“最强”专业、人才培育创新机制、校企共育经验等维度展示育才实力,企业则从行业地位、发展战略、人才晋升制度等角度进行推介。

南海校企合作洽谈会已连办17年。通讯员供图

台上嘉宾的精彩推介,吸引台下不少代表心动举牌,双方针对关键问题一问一答,并互赠“心意卡”组成校企合作“CP”。五华县技工学校副校长易兴华表示,这种互动既轻松有趣、又富有仪式感,让初次谋面的双方减少拘束,迅速拉近距离,让洽谈的气氛更加热烈。

而在自由洽谈环节,企业和院校代表手持“心动卡”到展位“毛遂自荐”,当双方“情投意合”,便可互赠“心动卡”进入深度洽谈,对技能人才培育、发展模式等话题进一步交流。

除了搭建校企合作对接的桥梁,今年洽谈会首设“校企最佳拍档奖”“最佳人才输送奖”和“最佳育匠奖”三大奖项。其中,广东必得福医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获颁校企最佳拍档奖。校企双方的专业对口度高,该院校两年内已输送超过名学生到企业就业发展。

五华县技工学校获颁最佳人才输送奖;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获颁最佳育匠奖,在过去共吸纳了余名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培育了3名大城工匠,19名市、区级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及技术能手。

打造匠才之城

17年引育超5万人才

作为广东产业大区、制造业强区,南海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在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人才引育为突破口,不断注入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目前,南海已建成总量达58万的人才队伍,其中,中外院士及项目3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85人,大城工匠人;打造了一支超45.57万人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军,其中高技能人才7.9万人。

近年来,为适应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南海持续深耕“鲲鹏人才计划”、“校企洽谈会”、人力资源服务月等人才品牌,搭建政、校、企多方合作共赢交流平台,为院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发展平台,助力企业打通引才“痛点”。

据了解,过去16年里,南海已累计促成家企业、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机构和家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促成合作意向逾项、累计提供就业或实习岗位逾4.7万个,引育人才超5万人。

针对人才培育,南海出台了条认定标准,81项人才配套政策,发放高达万元的人才补贴。在技能人才引育方面也有较大倾斜,例如,设置30万元人力资源机构引才奖励;发放每人最高达1万元的就业类补贴和5.8万元创业类补贴;向“南海区高技能突出人才”一次性奖励5万元,“南海区岗位技术能手”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允可申请认定为南海区第五类或第六类人才。

南海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正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能人才认定、育匠计划等举措,高标准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从政策扶持、平台培育、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四方面着力,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期待各地优秀青年才俊汇聚南海发展,携手共同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李欣

冯茵琳

李欣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企组CP,合作育人才这场洽谈会,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