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重庆长寿古刹之七五华寺
TUhjnbcbe - 2024/12/31 11:44:00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https://m.39.net/pf/a_7723195.html
五华山寨门

五华寺,位于长寿区云台镇拱桥村3组,始建于清。寺址位于长寿最高峰五华山巅五华寨内,坐南向北,依山而建。五华山在长寿邻水交界处的明月山中段,平均海拔米,全山由大狮山、中狮山、小狮山、佛肚山、凤凰山五峰组成。

其地涧壑钩蔓,峦岭曲折,景物瑰丽,向为方外清绝之境。清西充代理知事钟文鼎题有《登五华山》诗:冲天华盖出风尘,境赛桃源好问津。五朵莲花开世界,名山高卧太和春。

五华山景

五华山主峰大狮山巅建有五华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功峻于清雍正八年()。厮时,里境兵匪肆虐,有首士领左右士民依山筑寨,沿山势边缘在坡度平缓的土坵边或崖壁缺口处用条石筑寨墙,并沿寨墙上东、南、西开有寨门三道。

功峻后,在寨内预贮米石,以给饔飧,并制器械,办铅药,修房舍,逐年经营,规模渐增,谓有九堡十三湾,绵延十余华里,今址东门尚保存完好。

五华山景

五华寺遗址即位于五华古寨之内,旧有五重殿宇,宽敞平坦,高大宏敞。各殿之间以回廊相连,相互贯通,即使在雨天绕寺一周,也不会湿鞋。

山门殿在寺址最南端,塑日神、月娘及风、雷、云、雨四神像,古朴典雅。过而为前殿,供奉药王和川主塑像,并祀眼光、牛王,送子诸神。

五华山景

沿殿后石阶而上可达观音殿,正中佛台上供观世音菩萨,两侧为文殊、普贤;沿两侧山墙亦筑有神台,各塑有韦陀、黎山姥母、黑神、梅公、雷神等造像;殿内后檐墙上开有劵门,过劵门后便是石子漫成甬路。

三圣殿即位于甬路尽头,殿内奉有释迦佛、老君、孔圣人三圣像。皇经楼位于寺址最北端,一楼一底,楼下奉有玉皇神像,神台侧悬有径尺铁钟。

楼上有走廊,可供上庙烧香拜佛的信士香客凭栏而眺。登高远望,可见菩提山、五宝山景,若领若袖,四伏盘僻,殊为胜概。

古寺石狮

寺址周遭古迹颇多,鸟韵香泉,清景逼人,向为里境士民观景吟诵之胜地。其一为神仙脚板;相传普贤菩萨曾显圣于斯境,一脚踏在菩提山上,因山体松软,使山顶形成一处凹痕。又转身踏上五华山,在山顶岩石上留下数处脚痕。

五华寺遗址今景

其二为梭米石;传说古时,有年大旱,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只能吃野菜树皮充饥。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到此,令当山土地公施法在四面山岩壁上变化出一个酒盏般大小的洞穴。

每日晨间,山民来此孔穴前焚香乞求神灵帮助,洞中就会梭出来大米,赈济灾民,刚够一日之需。

灾荒后,乡民募资在山顶建修寺院,供奉菩萨圣像,并招僧住锡。而梭米石每日溢出的大米,刚够寺僧每日所用。

五华山景

后来,村里有好逸恶劳者,找来凿石的钎锤,叮叮当当地将孔穴凿成了水桶般大小,想用梭米去卖了换钱。那知此孔穴乃是神仙所开,自然是洞若观火,从那以后,这梭米孔再也没有粒米梭出。但“梭米孔”赈济灾民的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

年后,寺宇废弛,今址尚有佛像残迹及八棱碑一通,可窥古寺旧貌。八棱碑高厘米,每面宽20厘米,每面皆阴刻楷书,因碑体漫漶,仅有部分文字可识。

五华山八棱碑遗迹

碑一、礼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搃督四川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管巡抚事加三级裕钦命四川分巡川东兵忠城等处兼管驿传事加八级记录十二次曹授四川重庆府正堂加六级卓巽加一级记录八次鄂授四川重庆府长寿县正堂加七级记录十二次朱四川重庆府长寿县事候补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八次周四川重庆府长寿县事题补安岳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张为大清咸丰七年丁己岁十二月上浣日榖旦

碑二钦命总理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四川总。胡绳翠捐钱五十四千文、胡绳翠、蹇智.....(功德芳名略)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长寿古刹之七五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