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镇,一座位于梅州五华县腹地的千年古邑,如今的定位是县域副中心,处于引领和辐射县域北部组团发展的重要位置。
古邑新城,因改革而兴。华城镇作为梅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通过机构设置、权限下放、财力流转等多项举措,有力破解乡镇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看得见、管不好”难题,探索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镇改革方案,激发镇域发展活力。
对于华城镇来说,探索不止于此。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助推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华城镇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推动力来自年入选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
五华县高度重视数字化为乡村带来的机遇,全力推动华城镇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数字化在基层治理、惠民服务、法律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在华城镇,一个数字化的美丽宜居乡村正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智慧赋能
打造信息化平台大小事务“一键搞定”“当时我把文件读了三遍,感到充满信心和希望!”五华县华城镇党委委员张国礼至今难忘当时的心情。
他所提及的文件,是年8月27日印发的《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在试点工作协调机制、试点任务、相关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年,国家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包括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并提出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等。
“数字乡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高频词。对华城镇来说,数字乡村更是做好乡镇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和抓手。
作为全省20大试点镇之一、梅州市唯一的试点镇,五华县先试先行,边试边改,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华城数字乡村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在基层治理、惠民服务、法律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数字乡村建设。
何为“数字”?在华城镇党委书记曾映贤看来,“数字”是在“互联网+”上做文章,将网络信息化与乡村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数据汇集共享能力,提升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大数据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华城镇制定了《五华县华城镇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方向,即重点打造“数字乡村三维治理模型”“基层治理一张图”“乡村旅游一张网”“应用整合一入口”等功能板块。
领导小组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根据实用性、可推广性、不重复建设的原则,整合公安、政法、政务、财政等现有的11个平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同时,通过整合接入当前各县直部门的平台数据,华城镇打造集手机端和PC端于一体的华城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
其中,PC端全力开发“数字治理一张图”“数字惠民一张图”“数字商城一张图”“数字乡村一张图”“数字旅游一张图”“数字农业一张图”“数字消防一张图”“数字城建一张图”和“数字校园一张图”9张基层治理图。以平台整合共享为牵引,聚集政府服务资源,打破政务服务条块壁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数据集中化,实现智慧赋能,成为基层推进社会治理、发展数字农业、推介乡村旅游、城乡建设管理、惠民信息发布等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手机端则开发“数字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