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前便与足球结缘的梅州,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推动足球事业爬坡越坎,如今则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9月14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通知》公布,梅州市获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这是对梅州足球发展的肯定,同时也给予了重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智库专家谭建湘表示。
今年9月初,《梅州足球十年发展规划(—年)》(下称《规划》)印发,提出要全力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高地,建设足球发展体制创新的试验田、足球人才输出的丰产田、足球产业融合的示范田,探索新时代梅州足球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梅州样板。
上一个十年,梅州擦亮了“足球之乡”的金字招牌,下一个十年,蓝图已经勾勒,瞄准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梅州足球特区建设,梅州着力为中国足球提供一个山区城市振兴足球的发展路径。
足球元素在梅州随处可见,这是一座具有百年足球基因的城市。南方+何森垚拍摄
先行先试
打造足球改革发展示范城市
7月21日至24日,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雷为组长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考察组来梅考察。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会见了王雷一行。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参加申报陈述会并代表梅州作申报陈述。
考察组先后到中国足协青训中心(梅州)、曾宪梓体育场、足球文化公园等地进行现场调研。随后,召开协会发展、青训合作学校、青训发展等专题会议,围绕校园足球发展、梯队竞训、青训中心建设、社会足球活动开展等工作,对梅州足球改革发展进行深度考察评估。
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申报陈述会上,王晖从“百年球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振兴足球各方重视、人人支持”“梅州足球准备充分、蓄势待发”三个方面,围绕组织领导、协会发展、职业足球、竞赛体系、青少年足球、社会足球、专业人才、场地设施、足球文化九个方面工作进行了陈述汇报,并详细介绍了梅州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优势和特点。
最终,经过考察组的深度考察评估,梅州入选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梅州在众多城市里脱颖而出,是众望所归,也是实至名归。“作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梅州有多年的足球底蕴。梅州足球的群众基础好,文化氛围浓厚,民间关心足球、热爱足球,再加上社会俱乐部和业余机构方方面面的努力,使得梅州足球处于一个很厚的塔基之上。”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主任程志文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足球改革切忌“一刀切”,在这一点上,梅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实际上,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足球发展历史上,曾数次进行过评选。
“我们要看到的是足球当前发展情况和时空背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于足球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了。”谭建湘说。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之上。
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足协共同开展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工作,就是为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精神而部署的一项战略工程,立足在全国选择一批足球基础好、发展足球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城市,加强扶持和指导,打造我国足球改革发展示范城市。
“推进建设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就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足球发展路径,加快推动我国足球水平整体提高。”谭建湘说,中国足球发展现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
基础扎实
肥沃土壤孕育济济人才
年,德国传教士毕安和边得志在五华县元坑创办中书院,让足球从大洋彼岸“滚”进了粤北山窝,也让现代足球运动进入中国内地。
在近年的历史长河中,梅州足球人才辈出,梅州籍球员长期活跃在中国足坛,不仅孕育了“亚洲球王”李惠堂,也孕育了一批足坛健将,其中就包括中国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曾雪麟以及国脚杨菲荪、池明华、王惠良等。
年,梅州被原国家体委授予“足球之乡”的荣誉称号。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州先后为各级国家队、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多名优秀足球运动员。
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让梅州人对足球情有独钟。在梅州常常会有人打趣道:“因为梅州,所以足球;因为足球,所以梅州。”语句中透露的是梅州足球深厚的历史底蕴。
随着梅州客家在中超站稳脚跟,更多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