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上班,孩子谁来管?作业难辅导,孩子怎么教?如今,随着工作时间冲突、小孩课后作业辅导困难、缺乏必要教育知识等客观原因,不少学生家长无法在放学时间接管、照料孩子,检查孩子作业。为了平衡工作以及照顾孩子之间的时间冲突,很多学生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了托管班,由托管班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辅导和培养。本案中的当事人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是相信你,才将孩子送到你们这里托管,但是现在你们就是这样来回报家长的信任的吗?”在五华法院龙村法庭的调解现场,孩子的母亲这样质问对方。本来应该是一方出钱,一方托管,共同发力,协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双方,为何走到了对簿公堂的一步?
据悉,案件原告现年仅14周岁。年左右,为了可以更好地照顾小孩,孩子的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到某武术俱乐部办理寄宿托管。刚开始,孩子在该俱乐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照顾,俱乐部也取得了孩子家长的信任。但好景不长,年3月17日12时,孩子在宿舍上床休息时,不慎从床上掉落,经医院诊断为右桡尺骨近端骨折。
孩子受伤后,家长心急如焚,并先医院住院治疗。孩子出院后,家长随后就孩子受伤问题向该俱乐部主张权利,但双方就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及损失问题各持己见,未能形成有效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日益流逝,双方沟通逐渐陷入僵局。家长恼怒于托管机构在孩子受伤四小医院治疗,托管机构则对家长提出的赔偿数额感到难以承受,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在长期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孩子家长一纸诉状将该俱乐部诉至龙村法庭,要求赔偿孩子住院治疗费、护理费、伤残鉴定费等共计元。
年1月6日,诉前调解员就本案开展诉前调解。为了更详尽地了解案情,缓和当事人情绪,调解员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向当事人了解案发时具体情形、各自诉求及对案件的想法。经过多次电话沟通,调解员敏锐洞察到该案当事人虽然情绪激动,但是存在缓和的余地。于是,调解员在摸清双方真实心态后,从中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分别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电话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法律法规,释明法理。对于孩子受伤的原因、托管机构的职责和义务、双方过错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后在调解团队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初步调解意向。
近日,为了进一步化解双方纠纷,调解团队趁热打铁,将达成初步调解意愿的当事人约至法庭现场,尝试解开这长达近两年的心结。在调解现场,该武术俱乐部负责人诚恳地就孩子受伤的事情向家长致歉,家长顿感欣慰。然后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就赔偿损失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该俱乐部将赔偿数额当场支付给家长,家长在确认收到款项后,向法院申请撤诉。至此,一桩因孩子托管受伤引发的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陈泽铭
华法宣
陈泽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