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陈伟宏返乡当起了新农人,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嘉应学院级学生胡萍萍是一名青梅计划联络员,积极宣传五华有关人才*策;华城镇乡村振兴志愿者张秋湄把相机当成“新农具”,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如今,像他们一样的返乡入乡青年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活力和智慧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在五华县城,群众需求在哪里,*(团)员、志愿者的身影就在哪里,*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下沉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他们用青春守护着这座城。
五华志愿者正在指引游客前往球场观赛。
“近年来,团五华县委围绕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聚焦地方发展实际、瞄准青春奋斗方向,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高质量发展、当好发展生力*,为五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五华县委书记李怡凤说。
发青年之声??
引导广大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出村、进城,这是不少农村青年的选择。当同龄人都在走出去时,来自五华县安流镇的陈伟宏却选择“归巢”,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
年出生的陈伟宏虽然种粮只有5年时间,但如今的他已不单单种粮,还成了田间管家,带领成立的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亩的水稻托管合同,服务农户达户,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亩左右。
“看到家乡受限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村撂荒地随处可见,我深感责任重大。”陈伟宏说,当决定回到家乡大干一场时,他还发动了身边十几个朋友回来一起开农机种田,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服务团队,平均年龄为25岁,最年轻的是“00后”。
如今,在五华县的广袤乡村,青年人的面孔越来越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麻烦借过一下,让我补个镜头。”在华城镇的蔬菜基地,乡村振兴志愿者张秋湄正忙着用相机拍摄特色农产品靓照。
据了解,张秋湄于年到华城镇参加工作,并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期间,她把相机当成“新农具”,通过拍摄农产品素材,上传到“数字华城”小程序商城,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无论是新农人,抑或是乡村振兴志愿者,都是五华县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广东青年“三乡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写照。
据悉,“三乡行动”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服务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促进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为加大宣传广东青年“三乡行动”,团五华县委与嘉应学院团委签订了《人才引进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了五华县(嘉应学院)引才联络站。“此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从而更好地做好五华籍学子人才库建设工作,为县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就业创业帮扶、青年成长成才等提供服务。”
“很荣幸以青梅计划联络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今后将大力宣传五华有关人才*策,鼓励更多的高校人才到五华就业创业。”嘉应学院级学生胡萍萍说。
绽青春之光??
全县注册志愿者达9.2万人
“这几年深刻感受到了五华非常浓厚的志愿氛围,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带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参与志愿服务,多做好事、多帮助他人。”五星级志愿者何清女士说。
年中超联赛点燃了整个五华,“从4月21日梅州客家首场主场赛事至今,我们累计组织多人次志愿服务5场中超联赛,志愿者们用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营造了五华文明城市之风、切实有效地保障了中超赛事的顺利开展。”团县委副书记、县志愿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邓威说。
据悉,在每场赛事前,团县委紧密对接主办方需求,发布志愿者招募“10条要求”“好中挑好”地招募志愿者,按照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志愿者分组,采取“以老带新”等方式进行岗位设置,全面印发《中超赛事志愿服务须知》抓好岗前培训。同时,每次赛事后,也会开展复盘总结,注重提炼好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不足之处,确保每次都有新的提升。
为深入推动五华县“志愿者之城”创建工作,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的爱岗敬业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供增进友谊、加强协作的机会,日前,五华县还举办了“税务杯”五四青年志愿者篮球赛,此次篮球赛是首次以志愿者为名举办的大型赛事,进一步营造了全县志愿服务浓厚氛围。
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达9.2万人,较年增加3.2万人;培养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个,较年增加个;志愿服务时长万多小时,较年增加万小时。
“五华县坚持以*建赋能志愿服务为引领,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服务领域持续延伸拓展,特色品牌项目层出不穷,志愿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邓威说。
据介绍,在创文巩卫、乡村振兴、应急救援、助学助困、关爱特殊群体等**中心工作和群众所需所盼领域,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着力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打造具有五华特色的“志愿者之城”。
聚青春之力??
县域社会领域团组织个
今年“六一”儿童节,五华县各小学纷纷开展少先队入队仪式。“入队仪式能大大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进一步强化少先队员对*、团、队的认知与热爱。”小都实验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佩雯说。
“按照少先队改革工作部署,我们重点围绕校外少工委建设、少先队组织改革、校外少先队实践基地等开展了充分的工作,先后到县消防大队、农旅产业园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的方式增加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促进综合素质培养。”团县委学少部部长李丽雅说。
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医院有充实的青年力量,成立团支部对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生力*和突击队作用,助力全县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团县委副书记张育聪说。
“我们团支部将进一步坚持思想*治引领,引导和团结全院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开拓进取,为五华医疗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和才华。”刚刚当选为医院第一届团支部书记的李雨镁说完,马上投入到急救知识进校园志愿宣讲活动的筹备工作中去了。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启动以来,五华县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县域共青团改革,积极破解“行*化”选人用人思维定式,多渠道充实基层团组织力量,借力多方做好联系和服务青年工作,全面提升共青团组织力、服务力、引领力。
“改革工作以来,我们坚持全面摸排、开展精准指导,不断推动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工作扩面、提质、增效。”团县委组织工作负责人李志*说,县域社会领域团组织从个增加至个,有效推动了社会团组织建设。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团干部激励机制,五华相继出台了《团干部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基层团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方案》《体制外团干部和团的工作骨干力量管理办法》《推优入*工作方案》等。同时,还将*建带团(队)建工作纳入县委巡察监督和年度考核范畴并明确具体分值,推进各级*组织认真履行*建带团建队建主体责任,确保基层团组织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为持续深化青少年思想*治引领,五华共青团深入开展“万场宣讲进青年”活动,发挥专挂职团干部、青年讲师团、红小荔队伍的作用,联系青少年成长实际,积极探索*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形式,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自觉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南方日报、南方+
汪思婷
胡海标
汪思婷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