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心换真情征得百姓心南方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暖阳铺洒,驱散寒意。“阿静进来喝茶”“静妹来了,中午在大娘家吃饭”……走进梅州五华县龙村镇的安置区,大妈们热情招呼。她们口中的“阿静”“静妹”叫李文静,是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以下简称“梅蓄项目”)征拆工作组的一员。此前,李文静并不受村民待见,常被不了解政策的拆迁户赶出门外。提及征拆的苦,李文静感触良多,她说:“如今看到村民和干部其乐融融的场景,再苦再难都是值得的。”

梅蓄项目是梅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五华县专门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征拆工作组深入一线。多个日夜,他们用真诚打开拆迁户的“心锁”,干出拆迁高效率。今年1月1日,工作组撤离,标志着该项目超额完成年任务,二期项目也提前动工建设。

征拆工作存在不少难点和问题,回眸成绩取得的过程,并不容易。“征拆虽难,但人是有感情的,只要以真心换真情,将一桩桩小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就能‘征’得百姓心,‘拆’出新生活。”龙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邹伟鹏说。

勇担当

抽调80余名干部,迎难接下“烫手山芋”

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李文静考上了公务员,本以为可以在离家近的单位上班,没想到刚报到不久,就被分派到黄狮村梅蓄项目上驻点,成为当地征地拆迁工作组的内业组人员。

梅蓄项目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新开工项目、“十三五”规划续建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是梅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位于龙村镇黄狮村,于年9月30日动工。因项目建设需要,黄狮村需整村搬迁,全村名群众被分别安置在龙村镇和县城两个安置区。

龙村镇是距离五华县城最远的镇,而从龙村镇到黄狮村还需30公里的路程。群山环绕,绵延不绝,越来越靠近大山深处的李文静,背着同事擦去眼泪。24岁的李文静,搭乘一辆摩托车前往项目地,当时征拆工作组只有她一个女生。对她来说,困难才刚开始,因为她将面对的工作人群,是农村里的拆迁户。

当时,李文静一边学习吃透政策,一边做好宣传工作。“每到上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播报广播,宣读征拆政策。”李文静说,担任播报员的那两年,她都是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和走进饭堂的人。

一直以来,龙村镇把政策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层层组织召开村、组、户主代表会议进行政策解释和宣讲,对那些对项目建设认识不深的村民,通过播报加强其对政策的了解,但效果并不明显。

征地拆迁是基层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像黄狮村这样涉及整村移民搬迁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征拆工作开展面临诸多难题。

“五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征拆和移民安置工作,采取积极有力的举措,抽调一批农村经验丰富的干部下驻一线。”五华县委副书记傅国强介绍,五华县委、县政府抽调县直机关单位和龙村镇共80多名干部,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深入项目一线,专门负责征拆工作和移民安置工作。

“黄狮村有7个村民小组,我们便分为7个工作组,每一个工作组对职责所在的工作全部一包到底,从人员上制度上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邹伟鹏原是五华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站长,年被抽调至龙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负责项目现场工作。

作为本村人,刘申仅也从梅林镇国土所所长的职位上,回到了龙村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并任职黄狮村党支部书记。“刚回到村里,村‘两委’都是软弱涣散状态,看到家乡变成这样,感到痛心。”刘申仅说,原本发展项目是大好事,却因征拆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重建村“两委”迫在眉睫,刘申仅从党员和村干部入手,提出由党员带头,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要迎难而上。黄狮村的党员深知,服从组织安排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村“两委”建起来后,党员又带头拆除位于项目规划区内的房屋。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刘申仅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鼓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黄狮村妇女村干部温浓妹带头,主动做通丈夫和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先拆自家的,再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配合工作。

甘奉献

工作组全年无休,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邹伟鹏抽调至龙村镇近3年来,每次在家待的时间不超过一天。即便邹伟鹏的家在县城水寨镇,每次到县城开会都会经过家门口,但他都“三过家门而不入”。

不只是邹伟鹏,整个征拆工作组的人员都是全年无休。面对任务重、时间紧的征拆工作,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收、阳光征收的原则,坚持“5+2”“白+黑”的超常规工作模式,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时段目标任务。近3年来,工作组走进百姓家中,顶炎日、冒严寒、迎风雨,切实做好土地丈量、房屋摸底等工作。

“明天我要做工,没时间跟你们谈征地。”“找我儿子去,我不懂这些。”……在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过程中,一些群众多多少少会产生抵触情绪,有的甚至将家门关上,把工作人员拒之门外。

面对棘手问题,工作组必须调整好心态,并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由一开始的全面铺开、整体推进,转为集中精力、逐个击破,深入了解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邹伟鹏说。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这句话成了征拆工作组的工作箴言,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征迁难,症结就在群众对政策不了解,对信息掌握不准确,怕吃亏。所以,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征地工作推进的关键。”刘申仅说。

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厚着脸皮、磨破嘴皮。工作组不分上下班,没有节假日,村民白天没空,他们就晚上拜访;村民晴天要务农务工,他们就下雨天再上门,一遍遍地跑、一次次地讲述,耐心细致讲解有关政策,倾听群众心声。

自从抽调以来,邹伟鹏患上了高血压,口袋里常年备药,一边吃药,一边安排工作;李文静怀孕时坚持到预产期前一周才休假,产假结束前一个月回到岗位上;还有一年退休的刘申仅仍奋战在一线……

据介绍,发布项目建设公告后,当地有不少群众“抢抓时机”种下了不少农作物,但最终并没有因此获得损失赔偿。“政策有规定,就要按照政策执行。要及时制止抢种抢建行为,坚决不能助长歪风邪气。”拆迁户温新浪说,老百姓最怕有“暗箱操作”,有人认为“越晚签钱越多”“有靠山能多拿”。

对此现象,邹伟鹏一针见血地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村民们最怕的就是不公平。所以要坚持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算盘打到底,公平公正公开是做好征拆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解开群众思想疙瘩的‘金钥匙’,只有这样,才能以最短的时间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善攻坚

敢啃巧啃“硬骨头”,真情服务促发展惠民生

征地拆迁,不是签了协议,征了、拆了,就完了。

“对农民的拆迁安置不是简单的经济补偿,与农民做‘一锤子买卖’,更需考虑如何保障好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傅国强说,征迁工作组认真听取收集拆迁户问题诉求,针对拆迁户提出的子女就学、养老等难题,及时汇总、上报,消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完成征迁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双重效果的实现。

征拆工作,一头牵着城市发展,一头牵着被征拆户的利益。被征拆人员后续生活和工作如何安排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此,五华县努力做好被征地拆迁人员住房安置、办理社保、就业创业等工作。

按照五华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龙村镇对年6月30日以来符合条件的村民发放了生活补助,切实减轻项目建设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该县还综合物价等因素,从年1月开始,将生产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了10%。

“除了解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在传统节日期间还组织开展临迁户慰问活动,服务好过渡期群众,才能更好地赢得他们的支持理解。”邹伟鹏说。

安置工作结束后,五华县开始着手解决移民安居后的就业问题,并将此问题列入该县整改落实的清单名录,更好帮助他们实现从“搬迁户”到“搬迁富”的转变。

五华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邓炼中介绍,该县已经先后举办了3期培训班,组织龙村镇黄狮村近70人免费参加保安员、电子商务、厨工、电工等近20个工种的技能培训,现已全部发放结业证,带动移民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吸引了更多的移民群众踊跃参加培训。

“我们除了抓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外,还详细为移民群众解读系列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专项资金申领指南等。”邓炼中说,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建立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