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昔日撂荒地如今聚宝盆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 [复制链接]

1#

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在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工作队的帮助下,把撂荒地改造成“稻虾共作”基地,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在短短几个月里,从10亩扩展到90亩。12月15日上午,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按照与福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巽安的约定,前往福新村见证“稻虾共作”规模的扩大。

挖机施工,开辟“稻虾共作”基地

当天上午,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来到福新村竹新自然村的一片农田,只见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伴随着轰轰的机鸣声,驾驶挖掘机的师傅正在熟练地挖土、取土、填土,经过他的一番操作,一块块农田重新得到规划平整,几个小时功夫,一个约5亩的种养殖区域已初具雏形。

“稻虾共作”种养殖区域已初具雏形

据李巽安介绍,今年5月,在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的推动下,他与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福新村竹新自然村的撂荒地上集约土地,开辟出第一个10亩的“稻虾共作”基地,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不仅收获了成虾,水稻也获得了丰收,取得了初步成功。

今年7月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工作队进驻以来,着眼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增加广大农民收入,加强与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联系,提供服务保障,加强宣传推动,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稻虾共作”队伍中来,公司与农户合作养殖的面积由小变大,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今年8月,李巽安与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在福新村的另两个撂荒地区域扩大“稻虾共作”面积共20亩,经过精心管理,同样也取得了成功。据统计,今年,“稻虾共作”基地成虾每亩每一批有多元的收入(全年共实施了两批,明年有望实施三批),比单纯种植水稻高出了两倍多。

番禺区驻五华县梅林镇工作队与福新村致富带头人见证“稻虾共作”基地扩展

李巽安先行先试,证明了在五华县实施“稻虾共作”的可行性和美好前景,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今年10月以来,来基地参观的致富带头人和村民越来越多,纷纷向他咨询“稻虾共作”的经验和知识,表达单独实施或共同实施“稻虾共作”的愿望。李巽安因势利导,决定在本村扩大“稻虾共作”规模,一方面,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推动成立了福新村竹新片区种养合作社,由合作社来集约了60亩撂荒地,专门用于“稻虾共作”;另一方面,以合作社的名义向银行贷款25万元,作为合作社“稻虾共作”启动资金。一切准备就绪以后,竹新片区“稻虾共作”面积扩建工程动工。

今年上半年福新村发展的“稻虾工作”基地

如今扩展的“稻虾共作”区域位于第一个基地(即示范基地)的下方,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连成一片,方便统一管理和操作。该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山泉水源充足,满足了该区域灌溉、种养的需要。据李巽安介绍,推广“稻虾共作”,一是破解撂荒地难题,让荒地得到复耕复种;二是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稻虾共作”有收成后,村民将得到分红,村集体也获得部分收益。

在五华县,还有十几名致富带头人,他们和李巽安一样,正在开辟“稻虾共作”基地或稳步扩大“稻虾共作”面积。据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透露,明年五华全县“稻虾共作”面积将由今年的亩扩大到亩。对五华县的一些致富带头人和广大村民来说,明年将是一个“稻香虾肥”的丰收年。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王汉文通讯员覃相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