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梅州市五华县水稻育秧的重要时机。3月19日,实施“稻虾共作”的农户古紫勇、彭坤平迎来了两位客人,他们分别是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成太辉和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郭忠生,他们专程从番禺赶到五华指导农户水稻栽培和罗氏沼虾养殖。
去年,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牵线搭桥,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五华县梅林镇成立,与农户合作实施“稻虾共作”。经过半年的发展,“稻虾共作”在梅林镇福新村、转水镇矮车村同时取得成功,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引起了转水镇五星村农户古紫勇和梅林镇宣优村彭坤平的兴趣。最近,古紫勇、彭坤平两个人同时集约了村集体的撂荒地实施“稻虾共作”,其中,古紫勇集约土地亩,彭坤平集约亩。由于古紫勇和彭坤平是第一次实施“稻虾共作”,迫切需要种植、养殖专家的指导。番禺区对口支援办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立即作出安排,由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蔬菜中心负责人、高级农艺师成太辉和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郭忠生从番禺赶到五华,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农户开展种养,由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负责对接。
当天上午,在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队员的带领下,成太辉和郭忠生一行先后来到位于转水镇五星村和梅林镇宣优村进行技术指导。在现场,两位专家俯下身来,细心查看基地的水质、土壤等情况,然后结合所观察到的情况向古紫勇、彭坤平传授养殖罗氏沼虾和种植水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耐心地解答两位农户提出的问题。
成太辉(左二)、郭忠生(左一)在五华县转水镇五星村指导
两位专家指出,“稻虾共作”重在“共”,“稻”和“虾”两者是互生共生关系,两者都要兼顾,两者都要重视,切不可以为水稻收益低而缩小水稻面积、扩大养虾的面积,甚至忽略水稻的种植,如果水稻面积太小,或者水稻长势不好,同样不利于虾的成长,最终会导致水稻欠收、罗氏沼虾减产。
成太辉、郭忠生一行在五华县梅林镇宣优村指导
两位专家还表示,农户可随时与他们联系,他们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把产业做大做强。农户得到了技术专家的指导,表示增强了对“稻虾共作”的信心,一定用要心经营。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王汉文通讯员覃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