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载,唐高宗元年(年),赖标,字允闿,官值殿大将*,奉命统兵五路由松阳(在今浙江省)入闽剿寇,追至今天的上杭地界而平息,圣谕敕其镇守闽疆,赖标遂携眷由松阳移至今福建上杭古田开基,为该支赖氏入闽始祖。此后,赖标裔孙播迁海内外。主要有赖标裔孙赖七郎(名安、字促仪),妣宗氏,率长子赖法全等,迁广东梅县荷泗开基,裔孙迁居梅县、蕉岭、平远、武平等县;赖源清一郎,迁广东梅县泗都董田开基;赖福郎、赖禄郎子孙迁广东兴宁、五华开基;赖大郎、赖二郎子孙迁广东兴宁开基;赖六郎携次子朝美由上杭古田迁永定汤湖开基。
赖六郎季子赖朝英裔孙移居漳州平和、诏安,明代先后移居广东饶平、普宁、朝阳、惠来等地。赖六郎四子赖朝奉宋季徙福建莆田,宋元之交,裔孙迁广东潮州、澄海、潮安开基。赖标裔孙除在上杭县内发展外,还往长汀、永定、武平、平和、南靖、泉州和江西、广东等地播迁。千百年来,赖氏裔孙转迁闽、粤、赣、桂、浙、琼、川、台等省及东南亚各国。
清乾隆二十五年(年),古田赖标裔孙用契银一千两,向余姓购买“待凤口”祠基一座,始建赖氏宗祠——致爱堂。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岁,年)秋商议建造,择十月初四巳时起工,十一月初七寅时上梁。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岁,)冬告竣,次年(丁未岁,)四月二十二日午时升神主,供奉入闽始祖标公。建筑共用银计余两。
致爱堂为府第建筑,两进两厢。青砖黛瓦,屋檐翼飞,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祠后围墙,堂前月池,艮水绕池而过,涓涓汇于乾口,卵石埔坪,图案别致。精雕石鼓,立于门柱;细琢卧狮,雄视两厢。至20世纪中叶,有各时期建竖之石雕华表(俗称“桅杆”)13柱,形状各异,错落有致,耸立两侧,蔚为壮观。致爱堂遂成为赖氏追思溯源,顶礼朝拜之圣地。
赖氏宗祠致爱堂,于年12月由古田赖氏各房重修,年8月28日竣工。重修后的致爱堂基本保持原貌,门前石雕华表不再竖立,月池规模比先前有所缩小,但祠堂屋面改铺琉璃瓦,大门顶上塑有九龙,暗喻赖姓入闽十二世祖九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