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心沟通以爱滋养读什么是教育随笔梅 [复制链接]

1#
白点 http://m.39.net/pf/a_4628219.html

致最美的自己

(梅州市五华县华南中学张足平)

阅读书目:《什么是教育》卡尔·雅斯贝尔斯

时间:年3月2-4日

阅读页数:从第1页到第6页

阅读随想:

今年寒假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加入了谢老师的网络学员研修群,这段时间有意无意会去看看老师们的推文,她们的推文真的非常的棒,看到这么多积极向上的优秀老师,让我感到自行惭愧,原来我还在原地踏步。是她们在呼唤着我要去成长。想起自己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即使写了,也是口水篇,作文也从没拿过高分。想想现在自己从事教育这行业这么多年,不反思似乎也成长不起来。上个星期收到了谢老师的送书,真的很惊讶,打开一看,这是两本很小巧的书《什么是教育》、《教育与永恒》。这是我第二次收到的送书,这不禁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的我同学也给我寄过一次书,可是我却没有好好读,现在想来还真的感觉有点愧对于她的良苦用心。所以这次的送书,我会好好去读一读。拿起《什么是教育》这本书,翻开第一页,看完第一篇之后似乎并没有怎么触动我。我很苦恼我要怎么写心得,真的无从下笔。于是我放下了这本书,这几天看了老师们的心得,默默地在学习着。她们的文章给了我一点灵感,于是我又拿起这本书,反复读了第一章,这时脑海中慢慢涌现出了很多想法。作者在开篇第一页就写道:“作为教育者,漠视学生的处境和心灵,自视优越、有权利不与学生平等相处,更不向学生敞开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计划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某种形式的爱能在教育关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没有爱的滋养,教育同样能在机械、苍白、了无生气的活动中完成......只有保持无尽的追问和开放态度,以谦和的目光看待他人,爱才有可能实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总决赛第一名选手曾鸿雁老师三重境界:第一重,传授知识,晓之以理;第二重,德育先行,动之以情;第三重,将心比心,师生共情。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成功的,从教授知识到善于对学生进行用心沟通,用爱滋润。这样的老师谁会不喜欢呢!学生都是具有可塑性的,都想成为更好地人,都渴望接受良好的教育,或是跟从良师,或是自我教育,或是以人格平等的人进行热烈而友爱的交流。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学生,自己也会这么想吧。想想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自己更多的还是处在第一重境界---传授知识,晓之以理。就像作者提到的“若没有爱的滋养,教育同样能在机械、苍白、了无生气的活动中完成......”中一样。是啊!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似乎忽略了很多东西。如今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教学,对我来说也算是个挑战吧。自己平时备课也在想,要怎样来设计这节课才能达到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怎样才能将“学习能力,知识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呢?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瓶水。在接下来日子里,希望跟着前辈,良师们的步伐,不断去学习、充实自己。在反思中让自己成长起来,做一名不负学生,不负韶华的称职老师吧。

致最可爱的自己

[作者简介]:

张足平,梅州市五华县华南中学。广东省谢燕玫名师工作室网络成员。*春兰名师工作室网络成员。

座右铭:学无止境

业绩:

在年6月五华县中学英语论文评选活动中,本人撰写的论文《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如何提升》荣获二等奖;在年1月初中抽考中,本人任教的七年级学科综合排名居全县第4名,个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文稿:梅州市五华县华南中学张足平;编辑:珠海市金海岸中学杨桓桂;审核:珠海市南屏中学谢燕玫;发布:珠海市地十六小学李彬彬。推文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分享,若有不妥请告知我们修正,谢谢!)

(文稿:梅州市五华县双头中学李莉平;编辑:珠海市金海岸中学杨桓桂;审核:珠海市南屏中学谢燕玫;发布:珠海市地十六小学李彬彬。推文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分享,若有不妥请告知我们修正,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