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课堂实双基
研读课标明方向
——初中物理、信息学科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3月11日,五华区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分别在华山中学和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顺利开展。
让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五华区初中物理同课异构(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桃花初放、香溢满园的季节,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3月11日下午,88位初中物理老师齐聚华山中学,共同参加《空气的“力量”》同课异构活动。
首先授课的是陈婷老师,只见她拿出一个空瓶和气球,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让气球被吸进空瓶。学生稍加思考,便猜想可以通过挤压瓶子排出空气让气球被吸进去,接下来学生分组开始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陈婷老师对学生的实验做出总结评价,引入了大气压,并讲述了大气压的产生原因。之后放手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学生先后完成了覆杯实验,并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在胶片下挂上钩码,相互比赛看哪个组挂的钩码更多,并意识到大气压不是无限增大的,而是有一个定值,进而思考大气压的测量。陈老师先请学生用水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之后又加长了管子,发现用水效果不好,引导学生使用密度大的水银,并通过视频了解了托里拆利实验,然后一起计算得出了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之后陈老师奖励给两个学生橙汁喝,本以为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可没想到陈老师来了一个大反转:有一个学生的橙汁竟然吸不上来。这个学生一脸疑惑和委屈地望着老师和其他同学,最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发现是瓶塞惹的祸,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大气压的理解。整堂课的讲解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探究活动,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大大增进了对物理的兴趣。
杞晓香老师第二个授课,她的课堂风格迥然不同。她先是通过类比液体,引导学生得出空气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进而思考气体是否也存在压强。之后她演示了覆杯实验和瓶子变瘪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气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之后让学生尝试解释生活中很多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之后进一步提出大气压的测量问题,并通过视频理解了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师生一起计算了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最后通过图像发现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整堂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目标不仅全面,而且求精。
课后,物理教研员组织参加活动的老师对两节课评课,老师们积极发言,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设计亮点,并表扬了陈婷老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意识和以趣味实验引导教学的先行思想,赞扬了杞晓香老师的板书设计和物理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有意识渗透。同时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改进意见,例如:在实验后应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停留在表面;在课堂中要重点突出、笔记完整,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调整,并给出相应的合理解释等。
最后物理教研员尹红老师以今天的课题为例,就“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开展哪些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环节之间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双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尹老师点明此次活动只是整个同课异构系列活动的开始,这一次是概念课、规律课的同课异构,之后还会进行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的同课异构。全区物理老师一起探讨各种课型的上法,改进新课教学、复习教学的教学方式。整个活动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之间的思想进行碰撞,引发教学思想和方式的改变,改变以往只重刷题的局面,把教学着力点更多的深植于课堂,让学生不止学习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培养物理分析能力和学科素养。
研读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
——五华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
为把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实处,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研究与发展,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技术学科开展了主题为“研读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的教研活动,3月11日上午9点,全区33位信息技术老师在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六楼机房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探究,五华区信息技术教研员陈玲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
1.深入研究高中新课程、新教材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高中信息技术所用教材大幅度改版,紧扣时代和技术发展,增加了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内容,加大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年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中,也大幅度提升了对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以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知识面要求。老师们一起研读了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共同探讨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学生不仅能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也能通过系统地学习顺利完成本学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昆明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窦怀宇老师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窦老师详细分析了参考样卷的双项细目表,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1.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关系,找准核心及本质,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2.精准落实教学目标,让教学流程从低效繁琐走向精准落实,明确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2.认真分析中考试卷结构与变化
区教研员陈玲老师带领老师们认真解读了《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信息技术》的试卷结构对比,从年至年三年来的变化,针对今年的各类题型所占的百分比,调整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