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专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初夏时节,琴江河畔草木葱茏,一派生机。
走进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轰鸣声不绝于耳。该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是梅州投资最大的单体基建工程。疫情期间,仍有多名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奋战一线,为新一年项目推进打好提前量。
战疫仍吃劲,发展不松劲。五华克服一切困难保生产稳生产,发展步伐没有停歇:“三重”项目快马加鞭、出台真金白银“暖企”政策、药企重启生产线、主动提供生鲜果蔬配送服务、创新模式配送民生保障物资到村到户……
走在前,做在前,五华坚持防疫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变“两难”为“两全”,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今年一季度,五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万元,同比增长10.31%,增速全市第一,极大地鼓舞了五华上下的士气,不断汇聚恢复经济的五华力量。
撰文:汪思婷张炳锋
步步为先
“硬核”措施织密防控网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五华上下一心、全体联动,打响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五华各项防控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落地、最严的标准落实。例如及早摸查登记疫区来县人员、一周完成全县摸排走访、率先实行购药实名登记、接地气全覆盖宣传、免职防控工作不力干部……
和病魔战斗,不分白天和夜晚,时间就是生命。五华县多个“率先”,把工作做在前面,打有准备之战疫,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五华在全市率先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1月21日下午,五华县委常委会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五华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后增至10个工作组),并成立4个工作督查组,动员全县相关负责同志取消休假,第一时间奔赴一线。
此外,五华还率先实行“四个一律”管控措施。1月23日下午,该县当机立断,决定一律临时取消群众性聚集活动、一律临时关闭公共服务场所、一律监测疫情地区和外市来五华人员体温、一律消杀公共场所,并率先关闭9个可容纳近万人的公园,取消有多年历史的下坝迎灯等客家宗族民俗活动。同时,五华在全市率先要求市民前往药店购买感冒发烧、喉咙肿痛药品一律须实名登记。
“五华各项防控工作都把握好一个度,就是围绕总书记、省市的指挥调度。”五华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疫情发生以来,五华县紧紧围绕上级部署疫情防控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第一时间传递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确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成效。
干字当头,快字为先。在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方面,在人口众多的压力下,五华打响了一场物资保供战。
时间回到2月初,在医疗物资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公司和广东明鑫医药公司的口罩生产线相继投产。“从企业注册到口罩量产仅用13天,仅1天时间拿到营业执照和银行开户许可,正式注册成立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公司负责人涂伟英说,这速度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置信。
13天、1天,这两个数字直接体现了快马加鞭的“五华速度”,并最终转化为“五华增速”。
前方,使命召唤;身后,责任所在。在防控人员方面,五华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疫情发生以来,五华县广大党组织发挥强大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及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
补齐短板
加快推进医疗基础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终于能喘口气了。”五华县水寨卫生院院长刘泉汉看着最后6名密切接触者被接回家,疲倦的面庞露出了笑容。留观的名密切接触者已全部回家,该院圆满完成服务保障任务。
仅3天时间就将水寨卫生院新院区组建成“十有标准”集中留观场所,这是五华的“速度”,更体现了五华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突发疫情紧急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速度快、质量高、服务好的应急行动。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五华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疫情防控,取得治理成效的同时,五华也在不断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不仅如此,五华还以“疫”为镜,查漏补缺。
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础,五华县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疫情的出现进一步放大短板效应。因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五华顺势而为补短板,倒逼当地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前,五华县正积极筹建梅州粤东医疗物资储备中心(暂定名),这是五华县针对物资储备调拨问题和不同级别的危机,做好相应规模的医疗物资储备,尽早建立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超前谋划。
走进五华河东工业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工地早已恢复以往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五华县工业集团负责人胡志明介绍,医疗物资储备中心选址在工业区内,设立于已建好的两栋六层高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
据介绍,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坚持静态储备与动态储备相结合,除了日常医疗物资储备,还具有应对疫情的生产能力。“储备中心将建立物资生产、供应、仓储、销售一体化,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一系列医疗物资。”胡志明说。
围绕短板谋项目,抓好项目补短板。五华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华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医疗基础建设。当前,五华医院,作为全县首个传染病院,旨在优化五华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该县传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同时,双华卫生院、郭田卫生院等多个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情之所系,行之所至。无论是乡镇卫生院的升级改造,还是医疗物资储备中心的超前规划,都彰显了五华坚持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到首位的为民情怀。“听到这些民生新闻,觉得五华县的医疗水平会越来越好,心里很有安全感。”长居五华县的市民陈小姐说。
逆势上扬
系列重大项目火力全开首季财政增幅领跑全市
“在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百岁山下,梅江河畔,喝百岁山矿泉水……”5月9日,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将在梅州五华投资建设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梅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此次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与梅州的合作,既是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情系苏区、关爱梅州、看好梅州青山绿水发展前景的结果,也是全面落实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五华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具体实践。
该项目的落地,为五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极大地鼓舞了五华上下的士气。
五华深刻意识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是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经济工作主战场。“牢牢牵住‘三重’项目建设‘牛鼻子’,有利于将疫情防控工作的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先机。”五华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每个人都立足岗位,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在五华各地,机器的轰鸣声越来越响,重大项目建设火力全开,高质量发展引擎正高速“转起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五华各级各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在建和投产的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效益项目,在疫情防控期间从未停工停产,这也是五华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坚挺的硬核力量。
比如,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23日重启抗病毒口服液生产线,承接省下达的生产任务;五华百洁灵科技有限公司于1月27日提前结束休假恢复生产;广东汉光超顺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提供生鲜果蔬配送服务;梅州粤东农批股份有限公司以冷链配送的模式,将重点民生保障物资配送到村到户……
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投资是关键、项目是抓手。
五华去年以来一直强力推进的五华县委党校和苏区博物馆正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今年3月初实现了全面复工。“多名工人,大部分是外地的,现已全面复工,按计划县委党校在7月份完工,苏区博物馆在4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和外立面装修。”项目施工负责人赖家雄说,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施工,落下的项目进度基本上抢了回来。
续建新建项目快马加鞭,与此同时,签约动工投产更是增添持续发展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五华推动了见成效较大的9个项目,如新开放的天云岭森林公园入园广场、天堂山大峡谷,博能福源医用品公司和广东明鑫医药公司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梅州粤东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奥园三期、花卉种植项目等动工和签约等。“每月有项目签约、动工、投产”的滚动发展模式再次被唤醒。
抢时间赶进度提效率,反映了五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更反映了五华化危为机的魄力和长远谋划。数据显示,五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开门红,保持持续向好向稳的发展势头。记者从五华县财政局获悉,今年第一季度,五华县取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达2.5亿元、同比增长10.31%的优异成绩,增速全市第一。
■观察
大疫如大考危中觅机是关键
疫魔不宣而战,五华如何确保万人口的生命安全,又该如何做到发展不停步?答案就是变压力为动力,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五华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抓紧强弱项、补短板,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同时把握市场新机遇,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大疫如大考,五华“硬打硬、实打实”的韧性在应对此次大考中再次得以强化。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借此次疫情大考,五华不断提升应急能力,健全应急响应体制机制,筹备医疗物资储备中心、计划新建传染病院,尽快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以疫情为鉴,五华县抓紧补短板、堵漏洞,特别是在医疗基础建设这方面,花大力气、下足功夫,不断优化当地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真正的强者都是从危机中崛起的。五华要辩证对待“危”与“机”,面对疫情,既要清醒地认识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危机意识,找准问题所在抓紧补短板,又要看到形势变化带来的有利因素,学会危中求进,为谋发展探寻新的路径方向,实现持续进步与发展。
■一线
县长上阵
战疫助农直播火了
在疫情期间,从书记镇长、电商企业到农民群体都在尝试“直播带货”,探索开辟线上阵地。
4月24日晚8时,“县长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直播活动在五华开播。五华县委副书记、县长朱少辉携手平台流量大主播“不求人”,通过连麦直播方式推介五华特色农产品。原本因疫情影响而滞销的农产品,在直播一小时的推介活动中销量达2.1万多单,总销售额超过万元。
在介绍农产品之前,朱少辉向粉丝们介绍五华历史、客家文化、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等。“美食方面,有好喝不上头的长乐烧、鲜美嫩滑的五华鱼生、香甜粉糯的五华高山红薯……美景方面,有‘小千岛湖’之称的益塘水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秦汉遗址、‘广东十佳最美农田’之称的汉光超顺农旅园……”
伴随着朱少辉和当地县镇、协会、企业直播嘉宾们的倾情呐喊,粉丝们对此次活动推介的农产品越发期待,纷纷表示快丢链接买买买。
“又断货了!”五华电商协会会长宋伟东在直播后台喊道。
当晚自8时准时开播以来,不到半小时,“上架”的嘉应茶之五华绿茶、五华丝苗米、红薯在经过三次补货后仍不够卖,“生吃”鸭蛋的潭下镇党委书记李杜强更是被网友直呼“是个狠人,我买!”,再配合抽奖、打折等促销方式,滞销农产品几乎被“哄抢”一空。直播结束后,仍然订单不断。
依托平台巨大的流量资源,结合五华农产品的物美价优及电商平台供应链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的电商助农新模式,不仅发展线上销售新渠道,更是解决疫情下农产品滞销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独特的区域气候和地貌特征,丰富的林田资源和富硒土壤,让五华县农业产业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兼具优势,农业也成为了解决当地农民务工、提高贫困户收入的主导产业。此次推介的嘉应茶之五华绿茶、丝苗米、桃花源鸭蛋、五华高山红薯等农产品种养项目均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项目。
截至当天晚上9时,直播活动吸引观众人次超过万人。本次直播直接带动嘉应茶之五华绿茶、丝苗米、鸭蛋、高山红薯、腐竹等农产品销售量达2.1万多单,总销售额超过万元,真正实现“流量”变“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