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十八载,穗梅凝铸兄弟情。今日(1)下午,广州对口帮扶梅州脱贫攻坚总结大会在梅州市召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名广州帮扶干部、人才的不懈努力下,-年连续五年,广州在全省扶贫开发考核中均获得“好”的评价,年省实地交叉考核时广州对口帮扶梅州获得满分成绩,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会议现场。
数据显示,广州市6个区、58个市直正局级和个区直处级对口帮扶单位坚决落实脱贫攻坚的帮扶责任,落实资金、项目和人员,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7.3亿元。至年上半年,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八有”指标全部达标,按程序全部退出,脱贫率达%。
走前列:
梅州苏区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梅州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部署下,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梅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下称“广梅指挥部”)“一盘棋”推进产业共建与精准扶贫,通过建立健全“强组织、搭平台、建基地、联市场”造血扶贫机制,创造性实施“六重六动”工作方法,助推梅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梅州苏区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梅州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广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是广州梅州两市携手奋进、聚力攻坚的结果!”广州市协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志荣在会上致辞时称,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广州派驻梅州的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坚守一线、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帮扶梅州4万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实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名广州帮扶干部、人才不畏艰苦坚守一线的努力和付出。“有的父亲身患重病却无法尽孝陪伴,有的身受重伤仍念念不忘梅州乡亲,超过50名帮扶干部无法在妻子临盆生产时在身边陪伴……”广梅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会上致辞时,饱含深情地感谢了帮扶干部的默默付出,“你们不畏艰苦、吃住在村、坚守一线,把心血和汗水洒遍梅州的青山绿水,把青春和年华奉献给脱贫事业,你们以实际行动彰显着脱贫攻坚伟大精神,每一位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帮扶干部、帮扶人才,都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梅州市委副书记王庆利也表示,梅州实现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离不开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扶。“特别是广州市派驻梅州各级帮扶工作队、工作组和第一线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黙黙奉献、辛勤付出。在此,我谨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特别感谢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广梅指挥部、广州派驻梅州精准扶贫工作队的紧密配合,感谢每一位扶贫干部的倾情付出。”
广梅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十八载,两地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凝铸了弥足珍贵的兄弟情谊。尤其是近期广州突发疫情,梅州父老乡亲踊跃捐赠超过万元的抗疫保障物资,充分体现了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有的脱贫群众也尽己所能捐赠物资回馈广州,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褒奖”。
闯新路:
设立广东省减贫治理研究院唯一研究基地
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同时,广梅指挥部还注重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努力总结典型经验与做法。年8月4日,省扶贫办批复同意设立广东省减贫治理研究院广梅园研究基地,作为广东省减贫治理研究院唯一的研究基地,充分总结广州“一盘棋”帮扶梅州脱贫攻坚经验作法,为全省乃至全国减贫治理作出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贡献。
作为穗梅产业帮扶主阵地,广梅产业共建园闯出减贫治理新路,5年累计投入广州财政资金超过29亿元,广汽集团、广药集团等广州国企在广梅园建设产业基地,发挥龙头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法国圣戈班等世界强央企、外企落户园区。如今,广梅园已初步建成绿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新城。
广梅园已初步建成绿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新城。
此外,“大带小、小促大”的产业扶贫特色同样亮眼。“大带小”方面,广梅指挥部充分发挥产业共建园综合优势,积极构建产业共建园区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村梅州柚、红薯、仙草等农产品原料直销园区企业,既拓展了园区企业优质原料采购渠道,也为贫困农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互利共赢。“小促大”方面,广梅指挥部通过统筹推动广州对口帮扶兴宁的省定贫困村与梅州金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就业和产业分红收益等方面惠及贫困户户人,年底贫困户累计分红收益达.6万元,同时随着肉鸽产业养殖规模的快速扩张,催生了占地32亩、投资1.3亿元的年宰肉鸽0万只的肉鸽一体化加工项目入驻天河帮扶的兴宁工业园,已于六月中旬正式投产。
五华高山红薯被制成流心酥。
针对部分贫困户要在家照顾老人小孩以及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的情况,广梅指挥部统筹指导开办扶贫车间48个,引导周边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每月增收元到4元不等,大部分本地留守妇女实现了“务工、耕种、顾家”三不误。此外,还在广梅产业园创建“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三项工程省级培训基地,组建三项工程实训联盟,每年培训人次,推荐就业0人次,对参与“三项工程”的学员、企业等给予相应补贴。
开新篇:
广梅结对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据了解,按照中央要求和省的统筹安排,广州继续与梅州结对,携手开启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广州将从市直单位、市属国企和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番禺区中选派名干部成立驻市指挥部、驻县工作组和驻镇工作队三级帮扶团队,开展组团“一对一”对口帮扶梅州30个重点帮扶乡镇。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徐志荣表示,“下一步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我们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推动梅州创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努力书写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王庆利表示,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梅州与广州继续携手结对,希望广州市各级各部门继续关心支持梅州的工作,携手共创广梅帮扶的新局面,续写乡村振兴伟大征程的新篇章。
广梅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帮扶梅州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动梅州创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同心同德助力苏区振兴,为梅州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作出积极贡献。
五个关键词看——
广州帮扶梅州个贫困村5年来新变化
基层党建:广州帮扶的个贫困村较5年前发生显著变化,如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全面建强,26条软弱涣散村全部蜕变为党建示范村;
经济收入: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与年相比,个省定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9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倍,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15.8倍;
民生保障:与5年前相比,个贫困村民生保障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及饮水安全全面达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更高;
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广梅产业园等产业共建园发挥产业帮扶主阵地作用,高山红薯、兴宁鸽、仙草、百香果等产业村村联动发展,带贫益贫作用更强;
新农村建设: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通讯员:陈铭、许俊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