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高速看梅州丨镜头下的梅河高速沿线乡镇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
                            

★开栏语★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快,高速带。高速公路,一头连接着经济发展,一头连接着民生幸福。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都大地上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十三五”时期,我市高速公路五年新增通车里程公里、达到公里,实现市区到县域高速公路直通,成环成网格局初步形成,出省出海大通道进一步畅通。辖区内的高速公路也如“黄金走廊”,串起了梅州大地美丽风景,铺就了美好生活,连接起未来,载着人们向幸福出发,让世界客都驰骋在发展的“快车道”上。

沿着高速看梅州,最美风光在路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梅州日报社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沿着高速看梅州”主题宣传活动,生动展现充满发展活力的梅州,集中呈现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现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本报今起开设“沿着高速看梅州”专栏,陆续刊发报道,以记者走基层见闻的形式,反映高速公路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敬请垂注。

世界上本没有路,闯的人多了,便闯出了一条路。

去年12月26日,全长1.89公里、总投资2.亿元的梅河高速公路葵岗互通立交正式通车,打通了通往梅州西站的快捷通道,实现高速公路与高铁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促进梅州西站周边道路连片成网、完善城区交通网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交通条件和优化梅州发展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葵岗互通立交的通车,只是梅河高速自年建成通车以来,不断建设提升、促进地方沿线发展的一个生动诠释。梅河高速是广东连接闽、赣两省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广东首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来,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通往泛珠三角东部区域的高速公路。如今,梅河高速是梅州通往珠三角、粤北地区和江西的重要主干网。“五一”假期,记者沿着梅河高速,先后走进兴宁市径南镇和五华县潭下镇,了解梅河高速对促进沿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交通便利助力乡村旅游

“品一杯黄蜂窝香醇的单丛、酌两口珍珠红诚意的美酒、尝一把酸甜爽口的高山李果,清香宜人的茶叶焖鸡、脆爽酸香的李果炒猪肠、酥香嫩滑的传统炸豆腐,各种特色美食俘获你的味蕾。食在径南,让你食指大动、回味无穷。游美丽乡村、赏千亩茶园、摘酸甜李果、品醇厚香茗,我们约定你……”5月1日上午,“茶果飘香醉美径南”——径南镇第六届高山李文化旅游节、径南镇第五届茶文化旅游节、径南镇第一届乡村振兴成果展、径南镇一日游精品路线启动仪式在径南镇东升村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径南的土特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

径南镇地处兴宁、梅县半径之地,东升村距离梅河高速出口仅2公里。交通的便利,让此次活动吸引了不少梅城和周边游客过来参加。“以前,东升村只是兴宁的一个偏僻地区,梅河高速的通车并在径南设置出口,让东升村一下就成为了径南镇的中心位置,不少珠三角和汕潮揭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游玩。”说起东升村的发展之路,该村村支书温质彬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自东升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危旧房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依托月形山森林公园,做好月形山旅游景区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在去年还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村和景区进行提升打造,提高东升村的“颜值”,进一步增强东升村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旅游的火热,也带动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年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比年的2.1万元增长明显;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12元。

△东升村月形山景区(吴腾江摄)

△东升村村貌

“下一步,径南镇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完善提升月形山国家3A级乡村旅游区2.0体验版的配套设施,加快宝山寨旅游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进程,利用火把节、李果节、李花节、茶叶节等节庆活动,大力发展农耕体验、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整合资源,打造一批美丽村屋、美丽庭院、美丽村道、美丽田园、美丽河溪,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串珠成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径南镇人大主席曾铭辉表示。

驻村帮扶带动村民脱贫

梅河高速的通车,除了便利了沿线村镇的交通外,在我市的脱贫攻坚中也有一份“梅河力量”。

对于梅河高速公路路政大队大队长古汉城来说,五华县潭下镇金石村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年的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古汉城作为省交通集团对口帮扶金石村的驻村工作组组长,在金石村帮扶的三年里,多方筹措资金,3年共投入资金近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公共设施等方面。“我们按照三年帮扶规划,一件一件地落实所有应该要做的工作,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古汉城说。

“正是有了古队长等几批帮扶干部的持续努力帮扶,我们村的道路交通、村容村貌等方面才有这么大的改观,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了,日子越来越好。”金石村村支书张汉权告诉记者,在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结束的时候,省交通集团还投入万元投资神潭电站,光每年的分红就有11万元,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去年底村里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元,实现脱贫的目标。

记者在村里看到,全长5公里的沿河道路实现了透水砖硬底化景观路的建设,升级改造后的金石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沿路两旁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党建、道德文化的墙绘,村容村貌越来越漂亮。记者还了解到,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该村通过引进本村乡贤,接手广东清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资源,打造现代农旅产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该产业园基地总面积达多亩,规划三期进行开发。首期发展种植鹰嘴桃产业,规划种植亩,现已种植多亩。二期和三期主要发展农旅产业,建设成特色产业、娱乐、文化等休闲旅游产业链。同时,为了壮大鹰嘴桃产业,由潭下镇政府牵头,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产学研基地,加强良种良法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发展现代新型农业,辐射带动全镇。

△金石村村貌(李媛摄)

△广东清闲农业公司的鹰嘴桃基地

“下一步,潭下镇将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做好‘电商+’文章,大力发展‘鹰嘴桃、红薯、无花果、菩米、蛋鸭养殖、柚果种植’等主导农业,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同时,推动金石村等五村联动打造桃花源示范片区建设,争取项目支持沿新布河堤完善打造4.7公里的旅游专线,打造十里桃花堤,打响潭下‘三月赏花、七月品桃’旅游名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潭下镇党委书记翁俊峰告诉记者。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朱庆强

编辑:李子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