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是座美丽新型的城市,但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朔州在中华大地上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高春平先生曾指出:“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一部山西史,半部中华史,而山西史则重在朔州、代县。”
人类历史在朔州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新石器文化、马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昭君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移民文化、长城文化、古堡文化、民居文化、红色文化…
如果你想了解这些文化历史,那就来朔州一游吧。来朔州就推荐你这条旅游线路,厚重的文化史迹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这条旅游线路为:崇福寺(朔城区)—广武古城墙(山阴)—应县木塔(应县)—金沙滩(怀仁)——杀虎口(右玉)。
崇福寺
崇福寺,又称大寺庙,属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始建于唐麟德二年(年),金代扩建,被世人称为“金代文化艺术殿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山西省十大最美文物景观”之一,其弥陀殿为“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
崇福寺景区是由崇福寺和崇福广场组成,这里集中展示马邑历史文化,并为游客提供文化教育和祈福休闲的景观群。
崇福寺五进院落,古朴华贵,寺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年),金皇统三年(年)建弥陀殿,金代又建观音殿。弥陀殿之琉璃脊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棂、精美壁画、塑像背光等“五绝”享誉中外,观音殿之“减柱营造法”为现存最早实例。
年新建由马邑博物馆、尉迟敬德庙、大戏台、历史画轴、石刻等集建筑、文物、雕塑、壁画、书法等于一体的崇福广场,与千年古刹“崇福寺”隔街辉映,浑然而成崇福寺景区。
广武古城
广武古城有三处可供游览的地方。
一处是广武明长城。广武明长城据有关资料和碑文记载,是明代洪武七年(年)修筑,属内长城,全长约40华里(从新广武到西安峪),土墙尚存26华里,剩余部分为残迹,保存较完整的在新广武境内。
一处是新旧广武城。广武城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广武旧、新两城是研究国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旧广武建于辽代,在隘口西径,而新城建于明朝洪武七年()坐落隘口东径。两城相距五华里之遥。
旧广武城,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广武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处是广武汉墓群。位于旧广武城与新广武城之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平川,大小不一的座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三米多。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是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应县木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年),金明昌六年(公元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惟一的木结构楼阁式塔。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金沙滩
金沙滩位于怀仁县城南3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是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业兵败罹难的地方。金沙滩古战场因杨业父子可歌可泣的抗辽壮举而闻名于世。
金沙滩生态景区位于怀仁县城西南20公里处。景区内有仁和殿、点将台、八卦阵、天门阵、钟鼓楼、帅帐、“七郎八虎”、“八姐九妹”等石雕,均是以“杨家将”的故事为主题兴建。
杀虎口
杀虎口位于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杀虎口自古便是军事要塞、边贸重镇。这里雄伟壮观的古长城、鳞次栉比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更有一条西口古道承载着晋商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堪称明清山西历史演变的缩影,近代中国金融贸易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