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万人口大县的智慧维稳南方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一个百万人口大县,社会治安维稳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如何稳、如何治?作为被定为梅州唯一的广东省“维稳工作示范点”创建单位,五华县早已开始了探索。

五华县始终把稳定作为发展的基础,把创建工作与日常维稳工作有机结合,初步实现了从依靠人海战术向依靠科技手段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从事后应急处置举措向常态化主动防范化解机制转变,全力打造风险联控、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维稳工作协同共治新格局。

基层稳,百姓安。五华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五华特色的维稳工作品牌,为梅州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之乡建设创造五华经验。让生活在五华的人们感到安全踏实,让投资者更加坚定前来五华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让更多大项目在五华顺利落地建设。

从被动维稳到主动创稳

在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村委大楼门口,两名村民握了握手,周边的人齐齐鼓掌。“刚才进门还蹬鼻子上眼的,差点打起来。”黄龙村村支书钟兵说,这是一起农村常见的宅基地纠纷,整个调解过程不到15分钟,双方就签下和解书,握手言和。

“进门臭脸,出门笑脸”是五华县持续发力基层治理带来的成效。基层治理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五华抓好事前“防范环”,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黄龙村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钟兵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初期,便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调解委员会,请一些热心公益、威望高的党员作为成员。

如今在五华乡村,“老娘舅”“和事老”比比皆是,他们以公正、公平的调解,成功化解纠纷,赢得群众信任。

“在党建引领下,黄龙村立足民间矛盾自我化解、乡村自治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民事民治良性机制。”钟兵说,只有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扎实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早在年,五华就树立了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观念,启动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化解在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启动之前,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风险源头防控化解中的作用,实现维稳工作由被动“保稳定”到主动“创稳定”的根本性转变。

“一些影响稳定的事情发生,往往源于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对于这种情况,仅靠末端处置是远远不够的,要事先把不稳定的病根找出来、解决好,加强源头治理。”五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彭思鹏说。

据介绍,凡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五华县均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群众、民意测评、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真实了解所评事项的基本情况。同时,对重大事项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重大信访问题,逐项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并对结果实行全程管控。

近两年来,五华对改扩建项目、双龙高铁、华陆高速、大丰华高速公路建设、矿山采矿权变更、景田矿泉水(深圳)项目等11个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了项目顺利落地、顺利建设,部分项目已顺利建成运行。

从基层治理到科技“智理”

五华县人口有多万,人口数量多、密度大。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五华向科技要动力,用数据强战力,在创新中求实效。

“昨天晚上我的牛被偷了,我要报警。”一位老人急匆匆跑进当地村委,村干部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报警,并第一时间调取了电视机上的视频记录。通过查看,还原了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仅仅4个小时,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看到失而复得的牛,老人高兴地说:“这个摄像头真管用。”

在五华,像这样的摄像头有多个,覆盖16个镇多个村,遍布重点路口、学校、集市等。从“人眼看”到“天眼算”,五华县打造的平安乡村视频联网智慧工程,有效地实现了高效维稳、精细维稳。

据介绍,平安乡村视频联网智慧工程,即建设县镇村“三位一体”社会治理联勤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以综治视联网为基础,利用原有视频联网到村专用网络资源,整合现有平安村(社区)视频监控资源。通过视联网协转设备和接入服务器,将基层视频监控视频源、综治网格事件信息源汇聚到村指挥中心,逐级上传至镇级、县级指挥中心,与综治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无缝对接。

“通过平安乡村视频联网,将基层社会稳定风险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公共安全隐患等数据信息,整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监测管控,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社会联动。”彭思鹏说。

科技赋能,智治为驱,是五华县做好维稳工作的核心思路。

平安,是老百姓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