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有一支古氏在清朝康熙年间自梅州五华县 [复制链接]

1#

深圳有一支古氏在清朝康熙年间自梅州五华县迁入

夜幕降临,深圳罗湖区莲塘街道西岭社区的一栋老宅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静静地凝视着门楣上的"古"字。这个看似普通的姓氏,却蕴含着一段跨越三百年的传奇故事。谁能想到,在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大都市中,竟藏着一支自清朝康熙年间就从梅州五华县迁入的古氏家族?

故事要从三百多年前说起。康熙年间,年轻的古文相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梅州五华县。当时的五华县虽然物产丰富,但人口众多,生存压力不小。古文相和他的表兄弟杨显珍商量后,决定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征程。

他们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初到深圳梧桐山下的径肚村时,兄弟俩满怀希望,以为终于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命运弄人,不久后他们又不得不辗转迁往香港新界的莲麻坑。在颠沛流离中,古文相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总有一天能找到理想的栖息之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兄弟俩最终在西岭山下发现了一片宝地。这里山清水秀,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他们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建立了西岭下村。这个小村庄因山得名,也被亲切地称为杨古围,见证了两个家族的血脉相连。

西岭下村的地理位置颇为独特。它坐落在莲塘街道西部,距离街道办事处仅2公里。村子南边是莲塘河静静流淌,清澈的河水滋润着这片沃土;北边是巍峨的梧桐山耸立,如同一位慈祥的守护者。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古氏家族的根深深地扎了下去。

随着岁月流逝,西岭下村的行政区划几经变迁。从清朝的新安县,到民国时期的宝安县,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调整,村子的归属在变,但古氏家族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却始终如一。

古氏家族在西岭下村繁衍生息,转眼已是十代。他们和其他姓氏如杨、林、赖、刁、蔡、李、陈、黄、谢等和睦相处,共同谱写着这个小村庄的动人篇章。村民们世代务农,勤劳的双手种植水稻、瓜果、蔬菜,饲养家禽家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0世纪60、70年代,西岭下村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改革开放的浪潮初起,大量村民被香港的机遇所吸引,纷纷离乡背井。曾经热闹非凡的村子,一度只剩下一户半人家,门庭冷落,几近荒芜。西岭下村险些被并入邻村,失去独立的地位。

就在村子命运岌岌可危之际,时任莲塘大队长挺身而出。这位西岭下村的儿子,凭借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向上级极力争取保留西岭下村的建制。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村子不仅得以保留,还迎来了新的移民潮。下放的城市工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其他村民的到来,为西岭下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西岭下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纷纷抓住机遇,建起了养鸡场、养猪场、养鱼场和蔬菜种植基地,为深港两地提供新鲜的农产品。他们还大胆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村子走上工业化道路。

如今的西岭下村,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转变为房屋出租、集体股份分红和商业经营。曾经的农家小院变成了现代化的居所,但古氏家族的根始终深植于此。

西岭下村的变迁,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缩影。从早期的农业社会,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再到如今的现代服务业,西岭下村经历了与整个国家同步的转型。这种巨变,彰显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智慧。

在飞速发展中,西岭下村也面临着传统文化流失的挑战。曾经随处可见的客家民居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杨氏和古氏的宗祠默默诉说着往事。这些宗祠虽然外表朴实-单开间,三合土夯筑墙体,硬山顶,两面坡,灰瓦覆盖-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和家族情怀。

如今的西岭下村,俨然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社区。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村里有名户籍居民,其中最年长者已达百岁高龄,见证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更引人注目的是,有85名香港同胞和2名台湾同胞的祖籍在此,还有6名华人华侨分布在英国等地。这个小村庄,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缩影,诠释了中华儿女不论身在何处,都心系故土的深厚情怀。

古氏家族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迁徙史,更是中国南方无数移民家庭的生动写照。从客家山区到珠三角,再到五湖四海,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们坚持自己的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优秀品格。

西岭下村的变迁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告诉我们,发展与传承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落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古氏家族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唯有珍惜历史、尊重传统,才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像西岭下村这样的地方,将继续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拥抱新时代,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当夜幕完全笼罩西岭下村时,那位凝视门楣的老人轻轻一笑,缓缓走进了家门。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夜晚,三百年的家族记忆与现代都市的繁华交相辉映,诉说着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