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罕见五华大水冲下2000多年前汉代文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https://m.39.net/pf/a_4800901.html

五华县华城镇地处五华县北部,是全国重点镇之一。交通发达,广梅汕铁路、国道和梅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梅龙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均有设站。华城镇是五华县三个中心镇之一,全镇现有人口近15万。

华城镇是五华县的老县城,是个千年古镇,旧称长乐。为何用长乐二字命名呢?这得从南越王赵佗说起。

华城旧时称长乐镇,西汉初,汉高祖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朝拜汉室授封南越王,便在五华山下筑台,取名为长乐台,后设为长乐镇。北宋熙宁四年,因县治长乐镇所有取名为长乐县。年,为了不与福建、湖北两省的长乐县名雷同,又因长乐镇内有五华山,遂改县名为五华,同时长乐镇改称华城镇。

虽说是老县城,但华城镇的工作人员却没带摄制组去领略老街风貌,而是带着往山里走。原五华县博物馆馆长李雄坤告诉摄制组,华城最早期的商贸政治文化中心不在如今的镇上,而是在山里头。

李雄坤说,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瓦片被大水冲下来,于是便向上汇报,省里的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一看,发现是汉代的东西。

一座雄壮的古塔非常特别,外形有点像是现代的钢笔。李雄坤告诉记者,这座狮雄山塔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嘉应客家地区著名的古塔,外形和内部构造都非常讲究。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塔建于明朝的万历四十年,塔身有八角,高九层,从塔底到塔尖的高度是35.5米,塔的八角形周长为35.5米,从下面的农田到塔的距离也是35.5米。

这塔的外形特别,据说里面也非常有趣。塔内有一个螺旋式的台阶,走在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塔的每一层楼阁中都有一个厅,可以眺望窗外的景色。

李雄坤告诉摄制组,这座塔的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塔的选址是为了镇住当年的下山危害百姓庄稼的狮子,塔的外形和像桉树叶子的尖形窗口都是笔尖形的,也是展现了当地人民崇尚知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摄制组终于登上了古塔的七层,凭栏而望,千年古镇尽收眼底,这山、这水,无不让人心醉。

下了古塔,李雄坤继续带着摄制组一行往塔后的山上走,说要带摄制组去年见见毛泽东口中的南下干部第一人。也是当年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好货的地方——狮雄山秦汉城遗址即著名的“长乐台”。

工作人员介绍,当年汉朝要统一,便派了汉使陆贾来颁皇帝命令,封赵佗为南越王,而接见汉使的地方正是在狮雄山这座赵佗所筑的长乐台上。

年文物普查发现后,经四次发掘认定狮雄山秦汉城址是西汉前期建筑遗址,即南越王赵佗受诏拜封时所筑的“长乐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狮雄山遗址进行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了新石器、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六个时期的文化和自然遗存,发掘的遗迹面积扩大到28万平方米,秦、汉早期的建筑构件和遗物遍布整座狮雄山每个角落,为广东乃至岭南地区之罕见。

工作人员告诉摄制组,此处是长乐台周边的附属建筑,真正的遗址主体在东边,主体建筑都是高台建筑,类似少数民族的木屋,遗址中出土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年前长乐台里的各种生活器皿,当时的屋梁就跟现在的簸箕一样大,可见当年的横梁之大。

经考古专家勘察后认定,这里不仅是长乐台的行宫所在,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南越国前期城址。赵佗从河北出兵南下开发南海郡初期,就在狮雄山建立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址。年8月“狮雄山建筑遗址”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八大遗址”之一。年,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年参与考古挖掘的李雄坤说,每一次狮雄山秦汉城遗址的挖掘都是非常令人兴奋和震撼的,出土的文物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通过这一件件珍宝,咱们可以想象,当年的长乐人民在此安居乐业。

说到华城的名人,除了赵佗,李威光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摄制组下一站就到黄埔村去领略状元的风采!

华城镇黄埔村的状元故居,是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的故居。年,该故居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华城镇状元品牌的旅游景点之一。

年,武状元李威光出生在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因五华城乡武术盛行,李威光年少时便投馆拜师学习武艺。

据说,刀、枪、棍、棒、骑射皆能,武艺出众。乾隆二十五年,更是由武生中武举人。

李威光曾担任过福建烽火门参将、闽安协副将、海坛南澳总兵等职务。透过练武的器具,一件件官服及各种匾额,无不展现了武状元勤学苦练、精忠爱国的一生。他的传奇故事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说完了武举人的故事,摄制组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华城的长乐宫,这座梅州市最大的学府之一,究竟又流传着什么故事呢?

长乐学宫位于华城镇十字街,始建于年,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进入长乐学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排刻着精致致浮雕石砌建筑——棂星门。这三扇大门正中的叫状元门,两边的分别为榜眼门、探花门。不过,这三扇大门可不能随便开启,按以前的说法,只有当地出了状元、榜眼、探花时才能打开。

穿过状元门,直接就踏上由48块石板组成的状元桥,也称青云桥,象征着走向四面八方。

学宫的朱红色大门两侧立有石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孔子地位高尚,前来朝拜孔子都要先脱下官袍放到鼓石上,左文右武。

自古以来,华城人崇文重教,长乐学宫的建造就是最好的见证。走进长乐学宫大成殿,放眼望去以殿为中心,南北成一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排列,气势恢宏。

与其它学宫多用木柱、木月台相比,这个大殿内多用石料为主,体现了硬打硬的长乐石匠在面对文化时也有着细心、温柔的礼敬。

长乐学宫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学府,到了近代,还跟民主革命有关。在年3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等率领的东征军主力第一团曾驻“长乐学宫”。

部队进驻长乐学宫后,大力宣传革命理论,号召群众支持革命行动,并组建了五华民主革命政府。自此,革命的春风从长乐学宫到华城的老县城到客家地区广泛传播。

读书、打石并不是华城人生活的全部,从明朝末年传入梅州市五华县北部,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竹马舞代代相传绵延不息。

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乘改革开放春风,民间传统艺术得以复苏,在元宵节、婚嫁等喜庆节日里,竹马舞穿村过寨给大伙带去喜庆和祝福。年新桥被省文化厅授予"竹马艺术之乡"称号。

大伙有空不妨到华城感受一下千年古邑的魅力。

来源: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