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四时升平护万家长安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交警在暴雨中指挥交通。何志林摄

民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居治安状况。黄粦锋摄

做好便民利民“加减法”,梅州公安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何志林摄

民警强化巡逻防控。何志林摄

风吹稻黄,金柚飘香,几抹藏蓝点缀其间;华灯初上,闹市小酌,警灯闪烁相映成趣……山城梅州在独属于它的慢节奏中,散发着鲜活的市井烟火气。

四时光景,美不过“平安”二字。获评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3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一块块金字招牌落户,见证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梅州、法治梅州的稳健步伐。

作为平安梅州建设主力军,今年以来,梅州各级公安机关以“安全+满意”创建行动为依托,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新的成果。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刑事立案、涉电诈警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6%、20.49%、23.5%。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通讯员谢瑜琳凌如汕

安定

织就城乡治安防控“最密网络”

作为山区市,梅州经济优势不足,但居民幸福指数不低,群众安全感连续19年位居全省前列。当前,梅州正全力加快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打造苏区融湾振兴样板,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愿景更足,这对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打造成色更足的平安梅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今年4月,梅州市公安局部署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安全+满意”创建行动。分析问题找短板,靶向发力促提升,将行动量化为5个大项、16个小项,并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形成整体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治安。公安工作能不能得到群众认可,与当地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紧密相关。

今年,网红车尾箱夜市碰撞传统夜市,为梅州的烟火气注入了一股活力。而闪烁在大街小巷的警灯,则为市民乐享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添了一盏平安灯。“晚上走在街道上,时常可见巡逻的警察,这让我们很安心。”“有事就找警察叔叔帮忙,我的小孙子都知道。”见警率、管事率持续上升,是生活在这座“平安之乡”群众的切身感受。

治安防控是“安全+满意”创建行动的重头戏。今年以来,尤其是入夏以来,梅州公安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创新巡逻防控机制,探索构建社会面治安巡防管控“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体系,立体化、智能化织就城乡治安防控“最密网络”。

“抓小偷!”9月12日,五华县水寨镇奥园广场内,追逐的两名男子、大声的喊叫引起正在附近巡逻的执勤民警注意。民警迅速上前,一把将盗窃嫌疑人控制住,随后将其带回五华县公安局华兴派出所奥园警务室接受调查。“隐约听到有人喊抓贼,走出店门就发现小偷被一群警察制服了,速度真快!”街头擒贼的一幕,让附近开店的李大姐拍手称快。

同样为民警叫好的,还有丰顺县城的一众居民。“拿命秀车技,抓得好!”前段时间来,“鬼火少年”深夜“炸街”组团飙车,深深困扰着辖区居民。

4月9日晚,丰顺交警大队采取定点与机动巡逻、集中与分散拦截相结合的方式,在丰顺县城及丰良镇等路段当场查获改装摩托车7辆,依法处罚教育了多名未成年学生,还居民一个安静的夜间休息环境及安全有序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环境持续向好,不仅在丰顺。今年前10个月,全市交警部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9.76万起,其中酒驾醉驾起,未戴头盔、超员等3.34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5%……透过数据,不难看出梅州公安交警严查严处交通违法的行动和成效。

安宁

涉电诈警情同比下降两成

平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梅安”“破小案”“断卡”“护苗”……今年以来,一系列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接连铺开,依托“网上网下合成作战”机制,梅州警方集中优势警力和资源,向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社会影响恶劣的各类违法犯罪亮利剑、出重拳。

“丰顺县汤坑镇有个网络赌博工作室,引诱不少社会青年深陷赌博深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查处,不要让更多人陷入其中……”6月,“平安厅”信箱收到一封言辞恳切的群众举报信。

民之所盼,警之所向。梅州市公安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将所有涉网赌线索进行串并分析,14个手机APP类网络赌博窝点逐渐浮出水面。9月20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集结名警力,在丰顺、梅江、梅县等地开展集中行动,一举捣毁14个涉赌“工作室”,抓获涉案嫌疑人47人,现场查获涉案资金91万余元。

一封群众举报信,端掉14个涉赌窝点,梅州公安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还群众一个清朗正气的社会环境。

依托“平安厅”信箱,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黄赌、涉黑恶、涉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梅州公安积极优化快速在线合成打击模式。运用智慧新侦查技战法,全力推进大案要案侦办、线索核查、打财破伞等工作,并将“专项打击”升级为“常态化打击”与“综合治理”。

以发案占比最高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例,梅州公安坚持挖源头、断链条、破串案、打团伙,持续将“断卡”“断号”等行动作为长期重点工作。截至10月30日,全市涉电诈警情达起,立案起,分别同比下降20.49%、31.01%。

“警官,我被诈骗了……”10月17日12时许,梅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其被冒充电商客服的骗子骗了。民警第一时间开展快速止付、冻结等系列工作,成功拦截涉案被骗资金5万元,及时为事主挽回了损失。

在受害群众看来,案子破了仅是逗号,被骗的钱追回来才是句号。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刑侦部门将“破案挽损”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着力点。在力破电信诈骗、盗窃等侵财类案件的同时,全力做好电诈上门劝阻,开展涉案资金止付和赃物、赃款追缴等工作。今年前10个月,累计止付群众被诈骗资金达.2万元,10月单月全市电诈高危线索见面劝阻率更是达到了84.93%。

安心

做好便民利民“加减法”

“梅州交警:您的小型汽车粤M0K×××,于年10月29日14时34分在鸿都路未按规定停放已被记录,请立即驶离。未及时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谢谢配合!”

回想起那天收到的这条短信,车主黄先生很是感慨。中午他将车停在路边等人,收到短信后赶紧将车开走,避免了被贴条罚款,“很人性化的设置,这样一样能达到警示驾驶员的效果。”

先提醒,后处罚。一条短信的背后,是梅州公安机关以柔性执法释放刚性力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体现。

在规范城区交通秩序的过程中,梅州公安交警部门在城区部分路段安装了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一旦有车辆违停便会自动拍照取证,并识别查找出车主联系方式,向车主推送违停告知短信。

“罚款并不是目的,通过提示性执法方式,对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容错机制,为的是能够与车主一起,营造更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梅州市公安局交警直属大队三角中队中队长罗雄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违章信息录入虽然已基本实现电子化,但设备偶尔也会错误识别车牌号码。为避免其他车主遭受损失,交警部门还会对所有电子单实施人工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正错误。

群众事,无小事。车驾管、户政、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办理方便与否,是衡量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渠道。

“以前买个摩托要自己东奔西跑去买保险、交税、验车、上牌,像我们这种住在偏远乡镇的,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半天。”谈起过去买车上牌,梅县区松源镇村民王叔连连摆手。

聚焦于此,梅州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启动摩托车、电动车带牌销售工作。群众仅需凭有效身份证进行注册登记,缴纳相关款项后便可将上好牌的摩托车骑回家,真正实现购车、上牌“一站式”服务。

简政放权做减法,便民服务做加法。

在交管“放管服”改革方面,除推行新车上牌“一证办”、变更登记“异地办”、二手车交易“简化办”等措施外,梅州公安交警部门还全面铺开摩托车驾照“送考下乡”服务,目前已惠及全市群众人次;治安部门则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协调印章企业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现场提供刻章服务,实现企业刻印、办章、审批、制作“一站式”办理。

项依申请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结,事项“减时间”指标达97.%,“即办程度”指标达92.%,平均跑动次数0.次……数字背后,是群众办证办事便捷度的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放管服”改革中扎实推进“指尖办”“一窗办”“加急办”等服务。同时,聚焦老年人办事需求,全面实施老年人办理公安业务“优先办、上门办、委托办、多方办、纸质办”等服务。

延伸

向内发力驱变革

规范执法强服务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近年来,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转型,深层不稳定因素增多,治安形势发展多变,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法公正和执法效率的要求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强烈。在警力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公安机关亟须建设与新时代新要求相适应的法治公安体系,这对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城区车辆乱停放,是交通秩序管理的一大难题。过去仅靠贴条处罚违停的执法方式,难以标本兼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部分群众心存怨气,影响交警执法公信力。对此,梅州公安机关持续发力,采取“疏堵结合”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之道。

通过收集群众反馈发现,市民对当前摩托车、电动车占用汽车停车位,机动车占用消防通道、盲道、人行横道,及用物品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等行为反映强烈。对症下药拓宽执法思路,梅州公安组织交警、巡警成立城区车辆停放秩序整治队伍,按区域将梅州城区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域,由民警加强区域的巡逻管控。

整治过程中注重执法技巧。驾驶员未离开车辆或能及时纠正违法停车的,民警给予警告,劝告其驶离;多次劝告无效者,且车辆阻塞交通,或在道路红线上乱停乱放的车辆,则依法强制拖移并按规定处罚。

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有部分驾驶员不清楚停车区域为禁停区,把车停在那里就因为出差等原因没再挪开车辆,而违章停车处理单已开具多单。针对这种情况,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强人性化执法举措。对一段时间内、同一车辆在同一地点被开出多张违章停车处理单的情况进行核查,由专人及时电话通知车主挪车。

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技巧,梅州公安以群众满意为尺,依法完善执法服务体系。

通过畅通反馈渠道,倒逼民警执法质效的提升,梅州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平安厅”信箱、信访热线中群众反映强烈的警务投诉事项,进行执法程序、执法质量的优化与升级。同时,全面落实法律服务前移工作,由法制部门为办案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审核把关和跟踪指导,事前预防保证执法效果。此外,以全警实战大练兵、案件点评复评会等为抓手,通过现场点评、全面复盘、亲身示范等方式,帮助民警找准问题,及时纠正执法短板和错误,常态化磨砺警务实战技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系列强化执法规范化的动作,持续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的同时,推动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逐步深入。成效如何?一组数据得以一窥——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报警情29万多起,协助救治伤病人员名,查找走失人员名,处理噪音、供电、供水等各类社会联动求助起,未发生因人为工作失误而导致的警情迟处置、漏处置、错处置的情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