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来了文化人凝聚振兴精气神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五华县龙村镇来了几位“生面孔”,他们频频出现在田间地头、果园工厂、村民家中。

“他们是省城来的工作队,来帮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地村民口中的“工作队”,是由广东省文联牵头组成的驻龙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

龙村镇面积.1平方公里,是梅州第二大乡镇。工作队从6月29日入驻龙村镇,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调研,他们访民户、问疾苦、找路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

“龙村镇有良好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产业基础扎实。我们要全面掌握镇村的优势资源、产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做好人才储备、产业规划、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工作队队长李志征说,工作队将发挥各自的文化资源优势,用“文化”魅力助力龙村镇更快更好实现振兴。

一路学村情脚步丈量振兴路

下午3时,经过蜿蜒山路,还未到水南村村口,工作队便开始观察周边情况,有拿起手机拍照的,也有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的。

“这个村看起来不错,环境很好。”“这里还有一河两岸,但有待提升。”“村民的房子都挺好,这里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商务车停在了水南村村委会的门口,工作队一行从车上下来,大家立刻拉着水南村党支部书记温军问起当地情况。

座谈会后,工作队便前往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并指出要走访的是边缘户。“除了脱贫户,防止边缘户返贫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个人群更容易返贫,所以一定要确保返贫监测落实到位。”李志征说。

“阿姨,你屋夸(家里)几多人?”笔者发现,李志征与村民交谈时,讲起了客家话。

原来,他是韶关人,虽然韶关客家话与五华客家话不大相同,但李志征认为,讲方言能与村民更好地沟通,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希望三年后,我能讲地道的五华话。”李志征笑着说。

工作队详细了解了边缘户钟子妹一家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入、生产生活条件等基本情况。“感谢政府关心,过去帮我们盖房子、找工作,现在又来了新的一批人,生活很有奔头。”钟子妹握着李志征的手,满是感动。

这是工作队调研的第16个村。自6月29日进驻后,他们带着“我们能为群众做些什么?群众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马不停蹄地展开地毯式调研,在这个拥有37个村、3个居委会的大镇里来回穿梭。

李志征引用伟人的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从清晨到日落,工作队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笔记本,走村入户摸实情,对基本情况、政策享受、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白天走访,晚上回到住处,他们还要交流讨论,继续认真学习、研读政策文件,吃透各项精神。

李志征坦言,与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对象更为广泛、任务更为艰巨。工作队来到镇里后就要成为当地的一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村民,我不是驻镇扶村,而是一个个村子住进了我们心里,这样才能真正为村里做实事。”李志征说。

工作队队员翻开手中的笔记,每个人的本子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工作队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调研成果,是基层村民的声音,更是他们融入龙村镇的真实写照,这将成为龙村镇未来发展的重要注脚。

一支好队伍精准发力破难题

四季轮回,日子翻来覆去,张萍走完了五年的扶贫路。但这并没有结束,如今的她又成为了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员,是工作队的副队长。

五年又三年,诠释着她对“初心”的理解与坚守。

“又去驻村了?”连月来,认识张萍的同事、同学、朋友见到她,一见面就以这样的问候开头。张萍总是笑着回答:“这次是驻镇帮镇扶村。”

从惠来到揭阳,再到梅州五华,张萍步履不停,她告诉笔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加入党组织一直是她努力奋斗的目标,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同张萍一样,队员郑乃旺也是从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下来,又走上乡村振兴的“战场”。他们两人的加入,对于工作队来说是一个“宝”。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战场’不同,但初心是一样的,也同样需要踏实苦干。”在脱贫攻坚战场战斗过的张萍与郑乃旺,对乡村振兴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们两人经验丰富,关于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帮扶政策,他们都比较熟悉,对开展工作很有帮助,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李志征一脸欣慰。

“我们这次的工作队队伍可以说是非常齐全。”李志征说,驻镇帮扶工作队人员除了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还专门配备了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支撑。

工作队的金融助理余朝嘉,来自农业银行惠州分行,他希望发挥自身优势,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龙村镇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当得知水南村想投资发展红虫养殖产业,但资金不够,余朝嘉立马说:“我是金融助理,就是来帮你们解决资金问题的。”

“我们现在就是缺钱,有你们在太好了!”温军兴奋地说,与余朝嘉互留了联系方式,说下一步要把资金链补上,加快推进水南村的产业发展。

李志征认为,从“驻村帮村扶户”到“驻镇帮镇扶村”,这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等分散帮扶单位向组团式的乡村振兴定点帮扶转变,可使得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更好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心谋发展凝聚合力想对策

一大早,李志征手机响不停,都是村民、村支书、企业家的电话或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