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拜气温猝不及防地跌破0℃游小侠差点给冻没了!
班都不想去上了
只想找个舒服的地方过个暖冬
就在游小侠
奋(shang)笔(ban)疾(mo)书(yu)的时候
意外地挖到了一个十分不错的南方小城
这里的冬天不太冷
15℃~20℃的温度
你能够放肆地穿着单衣走在路上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这里不是贵州
却藏着足以媲美“*果树瀑布”的景色
瀑布落差米,自悬崖飞流直下
摄影
广广曾
这里不是福建,却能惊喜地找到
《大鱼海棠》同款的“神之围楼”
图片
小红书-广广曾-Edmond
这里山好水好
百岁老人多达人
妥妥的“长寿之乡”,晚年养老的不二之选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这里的人不仅长寿,还才华横溢
诞生了位将*
25位院士、位大学校长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就是这里人
熟知的明星张国荣和罗大佑
祖籍也在此
图片
视频《这,就是梅州》
这里美食遍地,多到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
就连央视也曾来打卡
就算是和广府、潮汕美食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么“优秀”,究竟是在哪里?
它就是“世界客都”、著名的“长寿之乡”
广东·梅州
设计
白泽
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接福建漳州市
南邻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
北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
图片
小红书-阿掛
再仔细瞅瞅这些与梅州相邻的城市
哪个不是名气响当当的热门目的地
这么一比
倒显得梅州有些低调了
图片
法朵的一路狂想
但梅州的实力你绝对不容小觑
它除了是著名的“世界客都”、“华侨之乡”
还是中国有名的“蜜柚之乡”
盛产的柚子果肉脆嫩爽口、风味浓甜
更有2万余座客家围屋遍布
任何一种你想了解的客家民居建筑
这里几乎都有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梅州的美食好吃又便宜
是广东人公认的美食宝藏小城
当地人讲客家话,吃客家菜
慢节奏的生活特别适合悠哉地过上几天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现在去梅州的交通也很方便
早些年,广州-梅州就已通高铁
从广州出发2h就能直达
除此之外,梅州梅县机场有着15条航线
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的朋友想来,打个飞的就能到
据了解,最近的机票价格很不错哦!
杭州出发/元起▼
上海出发/元起▼
好山好水、名人辈出、美食遍地
这个冬天,不如来梅州
这个温暖又有料的南方小城逛逛吧!
图片
小红书-阿掛
01
梅州,怎一个“牛”字了得!
-世界客都、华侨之乡-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历史上,客家人总共有过五次迁徙
从五胡乱华到唐朝崩溃,从宋朝灭亡到明清灾变
再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土客械斗
最终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定居在闽赣粤的山区
明清以来,梅州的客家人又从这里走向世界
衍播四海、远赴他国定居
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祖籍梅州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多万人
图片
小红书-天然卷毛毛
这里不仅世人熟知的
“世界客都”、“华侨之乡”
对于全球的客家人来说
梅州就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快乐老家”
图片
小红书-阿掛
-长寿之乡-
梅州境内千米高山多座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
当地的富硒土壤孕育出富硒稻米
原生态、无污染
当地人无论老少,一日三餐都在享用
这恐怕就是他们秘而不宣的“长寿密码”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仅是饮食方面
优质的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
保持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心态
爱运动、爱唱歌,充满了“长寿”的特质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年,梅州每10万人中就有15人超过百岁
成为中国地级市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
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足球之乡-
年前,两名传教士来到叫做元坑的小村庄
也带来了当时风靡欧洲的足球
由此拉开了中国内地现代足球运动的序幕
元坑就在梅州的五华县
而这个地方也是球王李惠堂的故乡
图片
《足球频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足球界就流传着
“北有大连,南有梅州”的说法
来自梅州的球员在广东队就占据半壁江山
当时还涌现出了不少像曾雪麟、蔡锦标
这样的优秀足球运动员
如今,梅州每年都举办各类足球比赛
总计多场,不断延续着足球文化
图片
微博-南方日报
爱看球的朋友想必对前段时间
那场中甲联赛的收官赛仍然记忆犹新
梅州客家队经过鏖战,在最后一分钟
一个进球将比分扳平
成为中超历史上第一个主场设在县级城市的球队
也成为梅州历史上的首支中超球队!
恭喜他们!
02
奇山秀水、客家文化齐聚
梅州的奇山秀水、人杰地灵
自然不必多夸
而城内的一砖一瓦、古城老房
无不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
图片
小红书-阿掛
-龙归寨瀑布-
不在瑞士,不在贵州
梅州也有超级震撼的瀑布
龙归寨瀑布,位于梅州市丰顺县
距离广州市区4.5小时的车程
图片
广广曾
这里也被誉为
“广东省*果树瀑布”、“粤东第一瀑”
瀑布落差米
高山碧水从百丈悬崖飞泻而下
图片
广广曾
伴随着阵阵轰鸣的声音
瀑布化作数十条白龙直奔深潭
千万朵水花,弹向空中
又化作如云似雾的小水珠,随风飘洒
场面甚是壮观!
摄影
广广曾
-客家围龙屋-
你知道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
五大传统特色民居建筑,是哪五个吗?
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
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
没错!还有广东的客家围龙屋
图片
小红书-笑容深处SMILESOULFUL
建一座完整的围龙屋
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里面有卧室、厨房、大小厅堂
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图片
小红书-笑容深处SMILESOULFUL
如今,几百座围龙屋作为历史的遗迹
被梅州人妥善保留
承德楼则是梅州市区内保存最完好的
典型客家围村之一
传承着梅州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
图片
小红书-笑容深处SMILESOULFUL
-松口古镇-
这里是明末以后
客家先民挥泪下南洋的第一站
客家人从这里开始勇闯天涯、四海漂泊
承载着无数的乡情和回忆
图片
小红书-天然卷毛毛
松口古镇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
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
据说松口人写信、做生意
不需要写梅州城,只需要写松口
就可以直接送达
可见这里当时的知名度非常高!
图片
小红书-天然卷毛毛
这里还充斥着南洋文化
街道两边中西合璧的骑楼林立
漫步其中,恍惚间以为穿越到了
那个车水马龙、繁华依旧的年代
图片
小红书-天然卷毛毛
-千佛塔-
千佛塔全国都有
而梅州的这座位于梅州市区
是一处为了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
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
如今成了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
图片
小红书-那就叫星星
一千多年的千佛塔
以及宏伟壮观的琉璃神社
踏入殿内,僧人的诵经声传入耳中
两旁的五百罗汉庄严肃穆
场面何其壮观!
图片
小红书-那就叫星星
如今的千佛塔
塔灯高照,称为是"岭南明珠"
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非常适合大家有空前来打卡!
图片
小红书-那就叫星星
-花萼楼-
不知道看《大鱼海棠》的时候
你有没有被片中的圆形土楼所迷倒?
位于梅州大埔县的这座花萼楼
人少、拍照也更方便
图片
小红书-广广曾-Edmond
花萼楼,广东大名鼎鼎的圆楼之王
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借鉴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它的造型更像是一个被剥开的橘子
外大内小,双环相套
中间还有一个平方米的公用天井
用鹅卵石铺成了古铜色的饼状
图片
小红书-广广曾-Edmond
土楼蕴含了古人的无限智慧
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
历经岁月,仍旧屹立不倒
古风古韵一步步将你带入奇特的世界
图片
小红书-广广曾-Edmond
03
被客家美食一整个迷住了
没做好减肥的心理准备
可千万别来梅州,怕把你胖哭了
这里的美食制作工艺,很多也被列入了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不怕胖,那就一起来吃个痛快!
图片
小红书-花田菜
-腌面-
之所以把腌面放第一位
是因为冬日吃碳水真的太愉快了
腌面最早是传统的汉族小吃
后来因为客家人几次大迁徙
把中原的饮食方式带到了南方,才有了现在的腌面
说它普通,但是又不普通
一般用猪油炒出来的底料,加上葱花
搅拌成油光发亮的面
那吃上一口的满足感
绝对是所有米其林餐厅都无法给予的
图片
小红书-花田菜
-梅州盐焗鸡-
梅州盐焗鸡久负盛名
是别具客家风味的传统食物
杀一只鲜嫩的小鸡仔作为原材料
随后洗净、晾干
把整只鸡用土纸包好,放在炒热的盐巴里
焗上2-3小时之后就做成了
外皮色泽金*、肉质鲜嫩
带有一股特别的“盐香”
是一种无法复制的独特滋味
-客家娘酒-
好水酿好酒
客家娘酒是用糯米和山泉水发酵而成
入口醇香绵厚、回味无穷
过年前,梅州农村就到处炊烟袅袅
开始为了能“炙”出好酒而忙碌
也预示着外出的游子即将回家团聚
-客家算盘子-
客家算盘子的形状
跟真实的算盘子类似
如果用竹签串起来吃,那就更加形象
图片
小红书-花田菜
把煮熟的芋头跟粉混合搓成团状
搭配香草、细葱、香菇
虾仁、鱼露等配料炒熟
你既可以把它当成主食吃
也可以当成配菜就着白米饭吃
口感爽滑Q弹
摄影
法朵的一路狂想
-酿豆腐-
酿豆腐是非常有名的客家菜
而且还上过央视《美食中国》的节目
数梅州五华县的酿豆腐最出名
当地泉水尤为清澈
用嫩滑的石膏卤水,点成的山水豆腐
用来做酿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在每一小块豆腐的中央挖一个小洞
酿入肉馅、鱼肉、虾米等
增加了口感,更有嚼头
干上三碗大米饭不在话下!
除了这些让人口水直流的客家菜
它更有无数隐藏在街边、巷子里的小吃
汤南面线、仙人粄、笋粄
更有爽弹可口的汤坑牛肉丸等
人均12-50元就能吃到撑!你还不心动么?
写到这里
游小侠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了
不说了,好吃的东西太多
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还是需要你亲自来把它们装进胃里
去一次梅州吧!
这里奇山秀水、长寿之乡
还能吃到相当地道的客家美食
生活在这惬意的小城中
去感受这独属于小城的客家文化
和满城烟火气
编辑
司南